11月22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新聞發布會。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寶坻區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和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為契機,吸引聚集京津冀優質創新資源,打造集生態、平臺、企業等要素為一體的“科創之區”。

營造科創生態
寶坻區先后舉辦第二屆科技賦能·合力創新高峰論壇、第五屆工業互聯網暨京津中關村智能網聯車高峰論壇、首屆天津·寶坻人才發展大會等活動,發布了支持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高質量發展10條人才政策,成立了全市首個“純太陽能車創新聯合體”,與6所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良好創新環境激發和保障創新活動的開展。
同時,寶坻區注重以科技創新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重點布局智能網聯車產業,依托我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制定《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智能網聯建設方案》,編制產業發展圖譜,與寧波海威、星云互聯等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建設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至高鐵寶坻站全長11.3公里的智能網聯公交示范項目,推進智能網聯車產業鏈建鏈。
建強科創平臺
寶坻區高標準制定了面向2035年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戰略發展規劃》,明確把建設中關村創新成果轉化聚集地作為發展定位,聚焦深化創新研發在北京、驗證轉化在寶坻的“寶坻模式”,依托北大科技園、清華紫荊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探索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加強與中關村的聯動協作,深化科研成果供需對接,暢通與高校院所“握手”通道,累計引進市場主體1275個,其中承接北京方向企業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近85%,逐步形成對高端創新資源具有高吸引力的京東科創走廊。
此外,寶坻區重點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先后順利通過認定和驗收,為全區科技創新再添重要載體平臺。
培育科創企業
寶坻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入開展“助企紓困科技服務365”“科技特派員在行動”等活動,通過暢通服務渠道、推進重點工作、健全保障機制,為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保姆式服務。
在此基礎上,寶坻區著力構建現代化特色產業集群,前三季度動力電池、智能裝備、汽車配件三條重點產業鏈產值187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國安盟固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推動寶坻動力電池材料產業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區國高新達到309家,國科小259家,科技領軍(培育)23家,雛鷹124家,瞪羚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