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打造100家可復制易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1000家數字化工廠、1萬家應用企業、10萬家上云企業。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北省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以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中小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到“十四五”末,我省遴選100個左右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提煉100個聚焦細分行業規范高效、有利復制推廣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推動中小企業生產方式、業務模式、組織結構加速變革,數字化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企業競爭能力顯著提升。
省經信廳介紹,我省將持續推進“萬企上云”工程,培育上云標桿企業,力爭實現工業企業上云全覆蓋。省級每年遴選一批技術實力強,服務水平優的云資源云服務供應商,向中小企業發放5000萬元上云服務券,引導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吳文娟、嚴文蔚)
相關報道>>>
加大資金支持 應用更多場景
10萬家企業競相赴“云端”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發展韌性的關鍵舉措,是中小企業的“必修課”和“必答題”。
我省中小企業如何加速數字化轉型?《湖北省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從激發內生動力、優化路徑引導、強化服務支撐、打造良好生態四個方面助力,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轉型步伐,為湖北制造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大手筆支持
帶動10萬家企業上云
《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打造1000家數字化工廠、1萬家應用企業、10萬家上云企業。
哪些中小企業優先上云?
我省將以重點產業鏈和優勢產業領域中小企業為重點,突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應用,培育數字化服務機構,開發集成優秀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應用樣本,批量化復制推廣,全面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帶動全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如何推進?
我省鼓勵以城市為單位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省財政按照省級每個城市實施期3000萬元補助標準統籌資金予以支持,到“十四五”末實現市(州)全覆蓋。
打造數字化改造“N+X”應用場景?!癗”為細分行業基礎數字化應用場景,可基本滿足企業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建設的共性需求;“X”為企業個性化應用場景,滿足企業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需求,供應用企業自主選擇。對開放各類資源、面向公眾建立創新、創業、服務的應用場景,每年遴選100個優秀應用場景進行宣傳推廣,并擇優給予項目建設主體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省經信廳介紹,我省鼓勵省屬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梯次培育企業級、行業級、區域級和跨行業、跨領域(以下簡稱“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高水平“產業大腦”。省內企業首次獲評國家級、省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0萬元、100萬元。
共性個性均有“方”
推動企業“鏈式”轉型
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較大資金壓力,難以負擔轉型成本。
湖北對癥“開方”,每年,省級遴選一批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含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工業互聯網平臺)、典型產品和解決方案,匯集形成滿足行業共性需求和中小企業個性化需求的數字化轉型“資源池”“工具箱”。
同時,激活“大帶小”。深入實施“鏈長+鏈主+鏈創”工作機制,開展大中小企業“攜手行動”,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關鍵環節主導企業和產業創新綜合體的引領作用,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打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和數據共享,助力中小企業實現“鏈式”轉型。
湖北還將加大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外部環境。爭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國家級研究院等平臺載體落戶湖北,爭取國家在湖北布局“東數西數”一體化算力網絡中部樞紐節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算力中心(武漢)。
在資金支持上,我省將充分發揮總規模100億元的省數字經濟產業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項產品服務,設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貸款,拓寬中小企業轉型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