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寧夏固原地區建筑砂石資源供需分析及產業規劃建議 |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21-01-04 點擊:3882 |
|
通過研判分析,中機院www.tomorrow-never-dies.com了解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供應能力及開發利用潛力,預測了當前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的供給量及需求量,分析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產業布局及市場供需形勢,最終提出了砂石資源產業規劃及發展建議。 |
|
通過收集固原市政府及5縣區的基礎建設、城鎮建設、道路建設的規劃,結合實際走訪、調研工作,研究5 a內固原市轄區范圍內建筑用石料礦和建筑用砂礦的需求總量和年度需求量;通過分析固原市轄區內現有建筑用石料和建筑用砂礦的保有總量和年度可開采利用量,研判這2種礦石的供給缺口。結果表明,固原地區建筑砂石料礦山企業分布零散且規模小,設施及生產設備簡陋,綠色礦山建設程度低,資源嚴重供不應求,砂石資源價格高昂,房價節節升高,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著。通過研判分析,中機院www.tomorrow-never-dies.com了解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供應能力及開發利用潛力,預測了當前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的供給量及需求量,分析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產業布局及市場供需形勢,最終提出了砂石資源產業規劃及發展建議。
近年來,各地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按照“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的原則,嚴令將在生態功能區內的礦山全部關停退出[1,2,3]。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增多,建筑用砂石料市場的需求增大,我國各地建筑用砂石料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著,本文以寧夏固原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2016—2017年,寧夏自然資源廳委托寧夏有色金屬地質勘查院編制了《固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2019年寧夏有色金屬地質勘查院組織人員在固原地區走訪、調研砂石料資源供需情況。筆者通過分析固原市轄區內現有建筑用石料和建筑用砂礦的保有總量和年度可開采利用量,研判這2種礦石產品的供給缺口,希望可以為固原市建筑用石料礦、建筑用砂礦采礦權的設置、投放提供借鑒依據,緩解資源供需矛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礦礦業權設置
依據《固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規劃期設置建筑用砂礦57個(原州區17個、彭陽縣16個、涇源縣4個、隆德縣11個、西吉縣9個),建筑用石料礦49個(原州區27個、彭陽縣16個、涇源縣6個)。
1.1 開采礦山及企業現狀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固原地區正在開采的建筑用砂石骨料礦山屈指可數。涇源縣、隆德縣、彭陽縣已全部關停,無砂石骨料資源供給。關停原因主要有:采礦證過期、環保不達標、安全生產不達標、無保有資源儲量。西吉縣有4家河道砂企業正常開采,年開采量約42萬m3。原州區有5家石料礦山正常開采,年開采量約40萬m3;2家砂礦正常開采,年開采量約6.5萬m3。總體而言,建筑石料礦山企業分布較為零散,且設計規模小,設施及生產設備簡陋,生產粗放、綠色礦山建設程度低。
1.2 2016—2020年砂石資源市場需求情況
2016年以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受精準扶貧政策驅動,固原市實施的舊城改造建設、交通道路建設、農村危房危窯改造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五通八有”建設等各類建設項目的增多,原材料市場的需求很大。筆者主要從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以及農村民用4大領域的工程建設對砂石資源的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具體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019年固原地區總共需求建筑用石料356萬m3,其中城市建設占比37.6%,等級公路建設占比32.6%,農村公路建設占比16.4%,農村民用占比4.5%,水利工程建設占比9.0%;2019年固原地區總共需求建筑用砂528萬m3,其中城市建設占比21.7%,等級公路建設占比23.3%,農村公路建設占比33.2%,農村民用占比17.4%,水利工程建設占比4.4%。
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與統計,預測固原地區2016—2020年年均建筑用石料需求量(不含等級公路建設)在220~260萬m3,建筑用砂需求量(不含等級公路建設)在380~420萬m3。2016—2018年建筑用砂石需求量(不含等級公路建設)相比2019—2020年多,每年同比增減不超過6%,基本趨于穩定態勢。高速公路、國省道建設(改造)項目需求建筑用砂石量變化大,受項目所處地形、地貌、地質條件以及工程量等因素影響,無規律可循,無法預測。未收集到2016—2018年固原過境高速公路、國省道建設(改造)項目需求砂石量,因此不做預測。
地區 |
城市建設 |
農村公路 |
水利工程 |
農村民用 |
等級公路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原州區 |
70 |
60 |
15 |
45 |
12 |
10 |
4 |
23 |
116 |
123 |
西吉縣 |
28 |
24 |
18.5 |
55.5 |
6 |
5 |
4 |
23 |
彭陽縣 |
21 |
18 |
10 |
30 |
4 |
3.5 |
3.2 |
18.4 |
涇源 |
10.5 |
9 |
5 |
15 |
7 |
2 |
2.4 |
13.8 |
隆德 |
4.2 |
3.6 |
10 |
30 |
3 |
2.5 |
2.4 |
13.8 |
合計 |
133.7 |
114.6 |
58.5 |
175.5 |
32 |
23 |
16 |
92 |
116 |
123 |
表1 2019年固原地區砂石資源需求量預測結果(萬m3)
1.3 2021—2025年砂石資源市場需求情況
由于未收集到固原地區十四五規劃相關資料,只能類比2016—2020年固原地區建筑用砂石需求量(不含等級公路建設),結合固原地區實際。預測在未來5 a內,城市建設需求量有所縮減,但幅度不超過10%,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基本趨于穩定,水利工程建設(河道治理)有所增加,農村民用建筑用砂石需求量會有所縮減。具體情況見表2。
地區 |
城市建設 |
農村公路 |
水利工程 |
農村民用 |
等級公路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石料 |
砂 |
原州區 |
315 |
270 |
75 |
225 |
78 |
65 |
16 |
92 |
2 500 |
1 370 |
西吉縣 |
126 |
108 |
93 |
278 |
39 |
33 |
16 |
92 |
彭陽縣 |
95 |
81 |
50 |
150 |
26 |
23 |
13 |
73 |
涇源 |
47 |
41 |
25 |
75 |
46 |
13 |
10 |
55 |
隆德 |
19 |
16 |
50 |
150 |
20 |
16 |
10 |
55 |
合計 |
602 |
516 |
293 |
878 |
208 |
150 |
65 |
367 |
2 500 |
1 370 |
表2 2021—2025固原地區砂石資源需求量預測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未來5 a,固原地區總共需求建筑用石料3 669萬m3,其中城市建設占比16.4%,等級公路建設占比68.1%,農村公路建設占比8%,農村民用占比1.8%,水利工程建設占比5.6%;總共需求建筑用砂3 281萬m3,其中城市建設占比15.7%,等級公路建設占比41.7%,農村公路建設占比26.8%,農村民用占比11.2%,水利工程建設占比4.5%。
1.4 固原地區砂石資源市場供需現狀
固原地區建筑石料年供給量約40萬m3,建筑用砂年供給量約48.5萬m3。顯然,固原地區建筑用砂石資源嚴重供不應求,90%以上的砂石資源需要外地供應,主要從吳中、中寧、同心、海原、甘肅靖遠等地拉運。這樣一來,砂石資源運輸成本大大提高,導致固原地區砂石資源價格暴漲,房價居高不下。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著,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從中獲取暴利,偷采、盜采、無證開采屢禁不止。質量不達標的砂石資源進入市場做混凝土骨料,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埋下了安全禍根,損害老百姓利益。
1.5 礦山企業存在的問題
(1)目前持證礦山企業建礦時間早,具有小、散、亂的特點,礦山規模普遍較小,大部分企業規模、生產設備、環保措施等都需要升級改造,加之大部分地區黃土覆蓋較厚,資源開采剝采比大,開采難度大,開采對環境破壞大。
(2)大部分建筑石料礦山采礦權配置資源量少,按照設計能力,建筑石料礦山資源量服務年限大多≤3 a,無法形成合理、科學的開采規劃,無法配置完備的開采工藝和設施,形成了短期、小型、臨時性的采礦方式,不利于礦山的規范建設和資源的高效開采、精細分級、合理利用及規范投入。
(3)沒有完備的礦區回填復墾等生態恢復措施。
(4)大部分企業無法達到相關生產規模要求,但企業之前出讓的礦權資源儲量還未采完,不愿意關閉退出,導致大部分企業證件過期無法延續或注銷,企業長期停產,但由于近年來改革力度大,企業無法適應新的政策要求,在關閉注銷過程中不愿意再投入編制提供閉坑報告等注銷所需材料,導致無法及時注銷退出,形成“僵尸”礦權。
2、砂石資源產業規劃建議
2.1 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的發展理念,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堅持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特色化、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循環化”為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提升質量和資源梯度化利用,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健全的生態體系,實現建筑用砂石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2.2 規劃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特色化發展原則;堅持結構優化、集約化發展原則;堅持合理配置、差異化發展原則;堅持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原則。
2.3 產業規劃建議
未來5a,建議礦業權進行規劃調整。建筑用石料采礦權調整至10~15個,總產能約2 200萬t/a。規劃開采區塊在原州區炭山鄉新山村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集中開采區,原州區寨科鄉馬渠村建筑用白云巖允許開采區,彭陽縣交岔鄉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集中開采區(黑石頭河)。
建筑用砂采礦權調整至20~30個,總產能約1 300萬t/a。固原地區建筑用砂分布較廣,4縣1區均有分布,但小而零散,局面復雜。在規劃建筑用砂礦產地的過程中,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并結合當地實際,遵循“小集中,大布局”的原則,適度開發礦產資源,積極實施礦產地儲備政策,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3、取得主要成果
本次工作通過資料收集、數據統計、市場調研及綜合研究,了解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資源供應能力及開發利用潛力,預測了當前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的供給量及需求量,分析了固原地區砂石資源產業布局及市場供需形勢,最終提出了砂石資源產業規劃及發展建議。
4、存在問題及建議
(1)由于本次調研牽涉到礦山企業、商砼企業切身利益,調研采集的數據可靠程度不高,后期經統計分析研判,對部分數據進行適當修正;道路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建設以及農村民用砂石資源需求量,是通過走訪相關職能部門調研統計所得,部分數據可靠程度也不高,后期經對比分析研判,再對部分數據進行修正。
(2)固原地區建筑砂石料礦山資源配置、設計規模及服務年限不盡合理,基礎建設及綠色礦山建設欠缺,儲量報告及年度動用報告系統性不夠。建議對采礦權進行整合設置,以實現資源開發向集約化、規范化轉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作者:張玉瑜 朱海軍 謝金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