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工業園的規劃設計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相關的專業學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如有不足之處, 還望批評指正。
1 加強工業園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與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顯著推進, 雖然取得了豐厚的經濟利潤, 但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質量為代價的, 因此需要對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與優化升級, 而且國家一直在呼吁號召建設生態文明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型社會, 工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性工作, 它傾向于建設管理科學、服務便利、環境優美、設施高效的現代工業園區。做好工業園區規劃設計是合理開發建設園區的重要依據和前提, 必須精心組織與認真實施, 進而實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宏偉目標。
2 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
(1) 形成綜合化的城市功能區, 擴大工業園區的服務與經營范圍, 使其兼具倉儲、貿易與加工等多元化功能, 創造工業區中的社區感, 充分利用軟件與硬件的有效布局和組織形成社區感, 注重生態滲透與高效聯系, 生態滲透包括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營造工業生態工藝的運用, 在環保、輕工、制藥、化工與裝備制造等產業間都可以形成生態產業鏈。同時還要實現工業功能區與中心區的聯系, 通過南北兩側的城市級主干道來加強與城市市區的聯系, 整個工業園區要形成一種整體統一的布局形式, 充分體現出工業園區的綜合競爭力、集聚效益與整體優勢, 有利于園區整體優美形象的塑造。
(2) 以環境為基礎, 企業的生產效益成本核算應綜合考慮它的環境成本, 對廢棄物、大氣與水體排放的有效監控管理要同強調園區綠地率一樣, 始終將潔凈的環境納入工藝流程, 還要以服務為紐帶, 統籌兼顧好電力設施、文化教育、儲運流通、生產服務與科技創業等服務間的關系。再者, 工業園的規劃設計要以科技為先導, 強調產業與各項功能的科技含量, 將高新技術的孵化作為工業園區的重要特性之一, 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還要分區有序, 綜合考慮與周邊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的銜接, 配置各種綜合服務功能, 加強工業園區與外部的有機聯系, 形成合理的開發時序。
3 創新工業園規劃理念
3.1 用地的剛性與彈性結合
在地塊劃分方面, 在連片開發區域內的總建筑量應與本控規一致以及連片開發區域內的配建設施項目, 工業園區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要想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使用的不穩定性和復雜性, 就必須要對土地開發強度用規定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進行控制, 主要包括停車泊位、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積率與出入口方位等內容。另外, 在土地的兼容性方面, 商業用地要體現出靈活性, 在規劃管理和建設實施中用地性質不能隨意更改, 因為現代工業具有設計和質量要求高、協作程度高、專業分工細、占用資源和耗能少的典型特點, 因此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更要具備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3.2 功能定位的準確
所謂功能定位的準確主要是指在產業的選擇上要自始至終秉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理念來堅持生態化與特色化發展, 必須要符合環保要求與產業發展政策要求, 對企業的污水排放標準更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排放標準, 嚴格控制三類工業、重點發展一類工業。此外, 工業園區的用地適用性也要達標, 確保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引力點, 更要保證該區是開發價值較高的黃金地段, 相對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區更加注重工業企業的生存環境, 注重公共設施的配置更加人性化, 逐步發展成為集商務園區、創意園區、綜合園區與孵化基地為一體的特色工業園區。
3.3 規劃的多層次性
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還要充分體現出多層次性, 形成公共服務設施協調規劃、基礎設施與資源的共享共建,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過程中, 用地結構與城市總體規劃用地布局要實現靈活的有機銜接, 進而在總體的指導下安排本工業園區內部的用地布局, 工業園區內的道路系統也基本為方格網狀系統, 采用設置輔道和生態隔離帶的措施使得道路系統處于井然有序的狀態。另外, 為了高效利用土地、方便交通組織與統一管線鋪設, 工業園區應該沿主干道成片狀分布, 這有利于實現園區的階段性建設與有機生長, 還能構建循環經濟基礎的框架, 進而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進步。
4 工業園區的功能組成
(1) 居住功能, 它不僅有利于解決工業園區開發過程中居民點的拆遷安置, 還有利于為工業園區帶來持久的人氣, 進而煥發出工業園區的吸引力與生機活力; (2) 商貿物流與科技研發, 旨在形成與現代化的工業和管理需要相應的順暢、高效的商貿物流系統, 現代工業園區吸引較高科技含量的企業能構建富有文化、生態化與信息化的科研環境; (3) 加強工業園區的綜合服務設施配套, 使服務區與各工業組團間的聯系更方便, 還可以實現服務功能向縱深方向發展; (4) 以制造產業為主的工業生產, 還可以適當的發展專用設備制造業。
5 工業園區規劃中應注意的規劃設計要點
(1) 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工業園的規劃設計一定要足夠周全縝密, 做好勞動防護、消防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與工業管廊等方面的規劃, 還要科學管理工業園區, 進一步健全工業園區的領導管理機制, 為園區落戶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從更大區域范圍、更高站位來謀劃和推動園區發展。 (2) 注意與上位規劃及相關規劃的銜接, 園區規劃更要體現優勢且突出特色, 將優勢轉化為競爭力, 依托城市總體規劃且統一規劃工業園區, 根據城鎮體系規劃來合理分布工業園區, 充分實現土地資源的聚集效益與有效利用。
6 對工業園規劃設計的建議
6.1 強力招商引資、充分發揮園區整體利益
必須要立足發展地方主導產業, 重點引進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的企業入園, 詳細認真的審查企業背景, 防止皮包公司鉆政策空子, 堅守寧缺毋濫的原則來從根本上確保招商引資的質量, 精心準備招商項目, 充分利用互聯網、報刊等多媒體加大各種優惠政策、投資回報率、園區優勢等方面的宣傳。積極推進資產重組、并購與產權流動, 創新融資方式且理順投資融資渠道, 建議政府組織進行一次新增存量土地的清理, 增強園區的自我運行能力, 要客觀精準的按照招商引資企業的規模來落實相應的土地, 真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載體和市場化運作的主體。
6.2 完善工業園長遠規劃, 提高園區建設認識
一方面, 充分體現出工業園區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創新技術以推動園區向效益化、協作化與產業化的方向轉化,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使得工業園區在生態建設、產業定位、布局選址與配套設施等方面具有超前性與科學性, 堅持工業園區與環境保護規劃、土地利用與城市交通相緊密結合。另一方面, 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領導力度, 適時出臺規范工業園區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深刻認識到工業園區是發展工業的重要載體, 推動信息流、資金流、物流與人流的聚集, 工業化是人類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工業更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與和諧社會的主要抓手, 因此要做好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工作。
6.3 優化發展環境, 營造良好的服務范圍
逐步落實專人養護已建成的基礎設施, 提高吸引外資的承載能力, 園區內還要設立專門的治安警務室, 清理收費項目, 要對現有的優惠政策進行梳理完善, 在投資軟環境上改善法制與人文環境, 政府的職能部門要轉換角色, 保證工作經費與園區安全。此外, 理順園區管理體制,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園區管理機構, 加快市場運作進程, 例如可以嘗試公開拍賣園區公共設施的道路冠名權、廣告使用權等充分發揮出園區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還要進一步明確園區管委會的職責, 同時還要規劃布置防護綠地與公共綠地。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 本文對工業園的規劃設計進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發展新型工業化是黨和國家的大方針, 建設工業園區, 集中發展工業已經是大勢所趨, 工業園區規劃是推進新型工業化, 全面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有利于推進城市化進程, 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進步。(作者:武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