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構建新型鄉村體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城鎮化融合發展示范區。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紅旗渠發展現代農業,強化民生之根;發展先進制造業,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發揮紅旗渠城鄉人才優勢;推動紅旗渠文旅產業發展,打造紅旗渠文化品牌,提高就業率,從而推動紅旗渠城鄉融合發展、產業振興。
一、發展現代農業是民生之根
1. 1 推進三產融合,有效引導精深加工
發展現代農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有力抓手,打造紅旗渠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加強三產融合的重要舉措。應建設紅旗渠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構筑城鄉融合新高地,并通過推進三產融合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助力城鄉融合發展。同時,應培養一批能夠推進三產融合、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新質農業人才。
1. 2 做強做優特色農業,引導農業產業鏈升級鄉村產業振興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要落實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以農產品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重點打造現代鄉村產業走廊,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同時,可依托紅旗渠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村特色資源,推廣東姚洪河小米、茶店太行菊、任村大紅袍等特色品牌農產品,并運用新質生產力挖掘城鄉發展多元價值,加速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 3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要始終遵循“強農業、穩基礎”發展思路,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實施強農惠農政策,大力推廣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全面推進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建立健全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同時,要激活農村資源要素,規范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行為,不斷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打造“集體經濟示范村”。

二、發展先進制造業是立身之本
2. 1 發展汽配制造產業,實現園區造加研一體化發展
汽配制造產業是國家級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先進制造業的代表。紅旗渠汽配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在鑄造、加工和研發方面下功夫,融合城鄉力量共同推動造加研,真正實現生產模式智能化、環保化、綠色化、現代化發展,為更多國內外品牌提供鑄造、加工服務。同時,要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治理“小、散、亂、污”汽配企業,發展壯大現代化汽配產業園,實現低碳產出。
2. 2 發展煤機產業,打破技術壟斷壁壘
要以重機為龍頭,加強采煤機、挖掘機、刮板輸送機和高端液壓支架“三機一架”綜合配套生產能力,提高煤礦機械綜采設備年產量,努力實現國內重要煤礦綜采機械設備生產基地向國內前沿煤礦綜采機械設備生產基地的躍升,努力打造中國能源裝備制造的領軍品牌。同時,要大力培育紅旗渠城鄉煤機人才,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壁壘。要堅持科技創新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紅旗渠人才的就業率和市場競爭力。
2. 3 發展建筑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應成立建筑產業創新研究院,引進高質量建筑龍頭企業,確保招商引資推陳出新,強化金融和司法保障,培育紅旗渠城鄉建筑人才。要推動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工業振興,并立足市場需求,推進傳統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創新實施建筑業“總部經濟”,積極引導企業由單純施工向施工總承包方向轉型,推進紅旗渠建筑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推進紅旗渠城鄉融合發展。
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核心動能
3. 1 發展生物科技,培育新質生產力
擴大紅旗渠城鄉生物科技人才的就業面,實現城鄉融合有效發展。應專注研究開發更多新型抗菌肽,同時加快開發抗菌肽多領域應用功能,大力推進抗菌肽全面替代抗生素,努力打造科技化、規模化的生物產業。此外,推動生物材料、納米技術和干細胞技術等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并在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實現技術創新、產業升級。
3. 2 圍繞太陽能發電,探索產業振興紅旗渠模式
紅旗渠山多坡廣,是我國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具有發展太陽能相關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紅旗渠可通過推進村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示范項目實現紅旗渠居民共同富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目標,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同時,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發展太陽能相關產業有助于我國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促進紅旗渠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3. 3 發展光伏項目,實現綠色低碳
要積極響應“雙碳”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積極推進光伏建筑構件、光伏組件、光伏發電等項目實施。同時,深入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的承載力提升措施,積極培育商業航天、北斗應用、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并引進世界領先的生產設備與工藝技術,研發高頻、高速及IC 載板類高端覆銅板,以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紅旗渠產業升級,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四、發展文旅產業是關鍵支柱
4. 1 重點發展紅旗渠紅色文化產業
紅旗渠是一片紅色熱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6]。應大力宣傳“太行·紅日”大型實景演出,以填補南太行大型實景演出的空白,并編制完善《石板巖太行畫谷度假區總體規劃》《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創建國家旅游休閑街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及紅旗渠精神營地國家級研學營地。以紅旗渠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為宣傳點助力紅旗渠紅色文化產業發展。
4. 2 培育紅旗渠旅游品牌
應該以創建國家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為目標,培育紅旗渠獨特旅游品牌,打造以紅旗渠、太行大峽谷、國際滑翔基地為核心的“紅、綠、藍”三色旅游業。可以打造以紅旗渠精神為內核的研學產業,逐步形成“營地+ 學校+ 基地”的全域實踐育人模式;打造“紅旗渠人家”民宿獨特旅游品牌;踐行石板巖鎮“兩山”理念,突出“研、寫、宿”三大特色服務,推動美術寫生基地產業發展,擦亮紅旗渠“中國畫谷”名片,提高紅旗渠獨特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4. 3 打響紅旗渠鄉風文明招牌
要積極探索紅旗渠城鄉融合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路徑,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應將推動融合發展、提升功能品質作為有力抓手,堅持建管并重、協同并進。同時,穩步推進農業減排固碳,推廣免耕少耕播種技術,加快老舊農機報廢更新進程,提升綠色技術裝備應用率,開展農業減排固碳技術攻關。此外,應經營鄉村生態產品,打造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促進紅旗渠城鄉融合發展。
五、結束語
文章探索了城鄉融合視域下紅旗渠鄉村產業振興的現狀,提出拓寬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尋找適合紅旗渠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對紅旗渠實現產業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紅旗渠應深入挖掘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文旅產業優勢,帶動城鄉發展,并以搶抓政策機遇為導向,破除壁壘、守正創新,積極應對“危”“機”并存的新形勢,將保障改善民生、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奮斗目標,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通過產業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者:桑旭紅,孫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