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興產業在樂觀預期作用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市場浪潮,鑄就了創業板屢創新高的牛途和一批明星股。2014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在于“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以及“全面深化改革”,貫穿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的正是新興產業。隨著改革的開展、政策的推動和技術的進步,推動股市上漲的將不僅僅是新興產業預期,而是這些新興技術的切實進步和應用的逐步鋪開。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新興產業依然最有可能成為2014年結構性機遇中的弄潮兒,信息消費相關板塊機遇依然豐富,改革政策與新興產業的碰撞也將激發出璀璨的主題性投資機遇。
政策支撐再加碼
資源稟賦與現實情況變化,在使得傳統模式逐漸走到盡頭的時候,也孕育著新的趨勢。這些新興趨勢指向未來發展的方向,將是整個經濟與社會結構中最具成長空間的領域,也將是未來投資機會最多的領域。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已刻不容緩,新興產業的政策支撐力度也在不斷加碼。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六項主要任務,其中第二條明確指出要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下大氣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地方政府近來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如上海市最近推出了國資國企改革20條,其中強調要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4年是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年份。自2010年我國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大領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此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陸續被“十二五”規劃、十八大報告等重要文件反復提及。根據國務院確定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分別達到8%和15%。
信息化領航新興產業
信息消費在2013年是所有新興產業中最耀眼的明星,激發了極大的市場熱情。信息消費板塊不僅契合了我國經濟轉型的發展方向,而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受到萬眾矚目,分析人士認為,信息化是長期可持續的成長主題,有望在2014年發出更璀璨的光芒,成為新興產業中的領航者。
今年以來,我國與信息消費領域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文件的發布成為全面推動加快發展信息消費的綱領性文件。在行業政策、技術進步的共同推動下,信息消費從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個層面滲透到2013年的股市,在移動互聯網、家電智能化、互聯網金融、智慧城市、4G、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引發概念炒作,促使市場中信息相關的主題投資一浪接一浪,并且直到年末創業板反彈過程中,信息依然是潮頭的弄潮兒。
不僅如此,在2014年隨著信息相關的基建、技術和互聯網消費的蓬勃發展,信息消費熱潮或再上一個新臺階。信息化是長期可持續的成長主題。
有關單位指出,智慧城市、網絡消費是信息消費兩翼,信息安全提供支撐。全國超過180個城市開始建設智慧城市,到2015年智慧城市拉動的設備投資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網絡消費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獲取所需的生活服務內容。2014年,在4G啟動和消費轉型的大背景下,信息消費仍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基礎設施是消息消費的前提,4G拉動下2014年運營商資本開支會加速推進,訂單集中爆發,三大運營商4G基站建設總規模將達到140萬臺,相當于3G整體規模的約1.3倍,同時流量持續增長將取代用戶規模擴張,成為通信行業新的內生發展動力。
市場醞釀新興浪潮
2014年是改革和轉型元年。中機院分析人員指出,盡管股指整體難以出現趨勢性上漲行情,但十分看好經濟調整過程中具備內生動力的新興產業市場機會,傳統產業的新興轉型升級也有豐富的機遇。當前,信息消費、醫藥生物、節能環保、軍工等新興產業細分行業普遍被市場所看好。
中機院產業規劃所認為,如果說2013年投資成功的關鍵在于把握住市場對于“新趨勢”的預期,那么2014年的關鍵則應當在于把握這些新興趨勢與改革的交匯點,并回避流動性變化、信用、政策等所帶來的風險。六大“交點”分別為:制造業升級、消費升級與金融升級,人口、環保與安全。
布局信息基建與消費,以及社會管理、國防軍工信息產業鏈。其中信息基建使得通信設備制造領域成為直接受益者,長期來看增值服務、電子設備、新媒體等信息消費領域也將迎來成長良機;社會管理的信息化是政策作用直接、財政投入效果最顯著的領域;從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和改善民生的角度,重點看好智能交通、醫療信息化、電子政務、以及信息安全四個子領域;國防信息化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長期要求;在周邊政治形勢趨于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國防軍工建設或將迎來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重點關注海空軍裝備的武器控制、電控導航系統,以及北斗導航產業鏈等。
2014年資金利率高企背景下市場整體以避險為主,結構上相對安全的是弱周期的醫藥、受益于國內政策的泛農業、受益于美國復蘇的電子。中期轉型方向不變,改革、創新是兩大路徑,中期布局改革激化活力的國企改革、要素價改、管制放開,及符合時代特征的新經濟,如信息化、安全化、服務化。
2014年行業配置方面看好制造業升級個股和有業績支撐的成長股,前者如新能源、LED、油服海工、鐵路設備、軍工等,后者如智能建筑、金融IC卡、醫療服務、民營醫院和環保。同時還看重新興行業民營企業的并購投資機遇,如傳媒、電子、信息、醫療、化工新材料、環保設備和檢測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