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在海口調研金融機構,并召開全省現代金融服務業座談會,強調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宏觀經濟形勢和金融業發展規律,牢牢抓住歷史發展機遇,拿出有力舉措、加快金融創新、優化金融環境,支持金融業做大做強,把現代金融業打造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優化海南產業結構。
在海口農商銀行,劉賜貴饒有興趣地了解CRS掃碼取款、銀商伙伴、農信通、社保金融自助一體機以及“沃信順”手機支付等“互聯網+”業務和產品的應用,對該企業致力于科技自主創新和引進德國IPC小額貸款技術支持小微企業融資表示充分肯定,希望他們加快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在人保財險海南分公司,劉賜貴來到服務柜臺前詳細了解理賠事項、辦理速度等,要求保險機構多為百姓著想,開發更多惠民產品,大力推廣農業保險、農房保險等,為廣大農民抵御自然災害提供基本保障。在國泰君安證券海南分公司,劉賜貴鼓勵企業加快拓展符合海南特色的原油期貨等新業務,幫助更多海南企業融入資本市場,實現融資企業和證券機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銀監局、海南證監局、海南保監局分別匯報了行業發展情況,11家金融機構的代表分別發言,結合各自工作和業務特點,就推動現代金融服務業健康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劉賜貴指出,近年來,我省金融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改革創新有序推進,對全省經濟整體貢獻持續提升,金融業增加值占地方生產總值比例達6%,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此次調研的過程變為更加熟悉了解海南金融業的過程,充分認識金融業的特殊作用,充分聽取吸收金融機構的意見建議,齊心協力推動海南現代金融服務業健康發展。
劉賜貴指出,把現代金融業作為重要產業來培育,是海南發揮生態立省、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建設三大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戰略選擇。金融業在我省參與“一帶一路”、“ 兩個基地”建設中將有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為。當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必將推動和帶動金融業的許許多多的創新,金融業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全省金融企業都要深入研究宏觀經濟形勢、深入了解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在政銀企的深度融合中做大做強。特別是要把握好“互聯網+”的歷史機遇,搭上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的快車,推動金融業加快創新步伐,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力爭在“十三五”末使海南金融業增加值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以上。
劉賜貴提出了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的4條建議:一是千方百計擴大信貸投資規模,從政策中找項目,從項目中找資金,以資金促產業,通過支持實體經濟壯大夯實金融業發展的根基。二是進一步加強金融改革創新,用好用足各項扶持優惠政策,整合財政資金,集中力量發揮最大效益。三是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更加重視對企業上市的培育指導,擴大直接融資比例。四是加強指導監督,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政銀企對接,更好防范金融風險,推動金融業有序發展。
劉賜貴最后強調,各有關部門、監管單位、金融企業和海口、三亞、澄邁等市縣,都要深入研究,結合整體經濟的發展,提前謀劃
“十三五”金融業發展,拿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現代金融業做大做強,推動金融業成為海南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