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津濱海高新區在海泰大廈召開了“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今年2月“自創區”掛牌以來,高新區已編制完成了“一區五園”《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5年)、《產業發展規劃》與《空間布局規劃》三個規劃,并正式明確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
自創區建設取得突破
據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自創區“6+4”政策的宣傳推廣上,高新區已有超過200家企業享受到了“6”項政策的支持,而在示范區范圍內推廣的“4”項政策也于今年6月經國家相關部委正式發文施行。目前,已有2家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到了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政策,涉及稅款近500萬元。
近幾個月,高新區已在編制規劃做好自創區頂層設計、加快推動政策落實和創新、加強制度創新、做好產業示范、做好創新創業示范、做好聯動發展示范六大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且實行了投資項目全程幫辦專員服務制、納稅服務升級十條措施。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高新區建立了土地集約利用動態長效機制,出臺了“綠色施工”十個100%,嚴格落實入區項目趨零排放制度,并探索通過引入第三方試行環境監理制度。同時,高新區制度創新的標志性成果——“創新創業通票”也正逐步釋放影響力,全面支持創新創業。
此外,高新區還針對于聯動發展示范問題,重點圍繞政策共享、高企認定服務、推行創新創業通票等多個方面,聯合北辰、武清、南開三個科技園,打破地域和空間限制,促進區內各類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著力打造四大高端產業集群
會上,高新區明確了要打造以“中國制造2025”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為核心的產業創新驅動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依托嚴格的評估審核機制,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集合,聚攏如波士頓電池項目等在產業鏈中最具科技含量與市場價值的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據保守估計,幾年后,高新區僅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項上,就可實現700億元的年產值。
今年,高新區通過重點瞄準殺手锏項目,已系統構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四大高端產業集群。重點創新了“平臺+基金”的模式,以“遠程醫療協會+磐霖基金”為突破點構建大健康產業,以“視覺工業大道+卡氏基金”為關鍵點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同時加快搭建德國中小企業創新中心,中日、中韓技術轉移中心等國際產業創新交流對接平臺。并且相繼啟動了iV創新空間建設、創意魔法空間等在內的27個眾創空間。此外,還成立組建了“新三板同盟會”與“百家機構金融服務中心”,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身訂制一站式的金融服務。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高新區,我們鼓勵的不是‘靠著運氣一夜暴富’的‘發財夢’,而是‘用科技和創意讓世界更美好’的‘創業夢’。”他表示,作為創新創業的服務者,政府必須給出支撐,彌補市場機制不足,讓市場資源有的放矢,通過圍繞創新鏈、整合資源鏈、配置政策鏈、打造產業鏈,構建系統化、生態化的升級版創新創業載體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經驗與天津模式,為自創區建設提供新的制度創新與政策突破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