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基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思考和決策產業基地的建設必須堅持現實主義原則,調整和優化建設思路,按照不同條件、不同層次和不同功能來進行指導,也就是要依據不同產業、不同狀態和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對產業基地的建設進行針對性極強的謀劃和指導。
一、我省分類產業基地的成長及其不足
材料基地。材料基地是為三次產業、各個企業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生產單位,是整個產業的基礎環節。我省材料基地的建設與發展的現實狀態是“農業面積擴張、工業向外發展、三產培育成長”。農業形成了四個1000萬畝的基地(馬鈴薯、經濟林果、節水農業、雙壟溝播)和數個100萬以上并在國內有一定優勢的基地(高原夏菜、玉米制種、中藥材等)。工業形成了稀土新材料、保溫材料、化工新材料、節能材料等新材料生產基地,有小部分企業已經能夠完全在國外創辦分公司、開采礦山。服務業產業中,文化旅游業基地已經形成規模和服務能力,而在文化產業基地方面除讀者和演藝集團等個別外,主要還是以研究基地為主。
企業基地??傮w來看,我省企業數量不少,但是規模普遍太小,技術層次低,加工和管理與中東部比較沒有競爭力,產業優勢與企業優勢混同嚴重。文化產業則依托了眾多的、分散的、多元的文化公司,如讀者集團、若干演藝公司、文化旅游公司、信息公司、特色文化開發公司等。除個別行業外,整個工業的產業基地非常分散,難以形成“集群基地”、“基地硅谷”。
園區基地。我省各類園區的快速發展是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到目前為止,國家級各種園區近10個、省級35個,市州和縣區的就更多了。國內外經驗證明,園區是產業基地規劃建設的最佳空間,但我省的園區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有區少企”問題嚴重,難以形成經濟增長極;二是不少園區浪費土地的情況比較嚴重;三是園區特色塑造不足和專業化分工不明顯;四是高層次技術型創新型的園區不多。
二、產業基地的建設思路和布局原則
建設思路。一是政府導向必須有利于解決目前園區規劃與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把盡快形成經濟增長極作為園區建設的主要目標;二是園區建設必須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依據新常態思考園區發展;三是甘肅整體園區發展思路應該選擇“少而精”的發展戰略,不要只圖數量發展,而要在質量園區上把文章做好;四是要緊密結合國家和省上的重大戰略決策思考園區發展,比如,“一帶一路”、西向戰略、3341戰略、1236戰略等;五是注重個性特色優勢品牌園區的培育發展問題。
優化布局。一是集中和放大優勢。要圍繞主導產業、核心戰略布局產業基地,逐步解決分散化問題;二是加快布局優化步伐。園區應當整形,特別是工業集中區的布局最多規劃到市州一級,縣區兩級不要再搞工業集中區;三是城市功能必須分工,蘭州和其他市級中心城市的規劃,必須按照功能分工的原理進行,企業和產業功能區、社會和消費區要分開布局;四是園區規劃必須打破市級和縣級地域界限,搞經濟區不搞行政區;五是“三廢”必須集中治理,統一規劃,社會投資,私企參與;六是建立園區之間的經濟循環系統,提高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提升產業基地建設水平的對策
要適應經濟新常態,就要樹立新的產業基地建設理念。對產業基地建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開放思維和板塊模式。也就是說,策劃基地、規劃基地、建設基地和管理基地等,要面對市場、面對開放、面對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者,思考問題要跨國界、省界、市界、縣界,不能封閉式、就地式思考和決策。
要抓住企業基地這個關鍵環節。企業基地是材料基地與園區基地之間的過渡環節,企業做大做強是基地建設的關鍵。企業基地做好了,就可以低成本帶動“兩頭”的健康發展。所以,要改變只注重數量擴張,不注意個體膨脹的局面,有選擇、有目標和有部署地培育一批“基地型企業”,并由此帶動中小企業向基地靠攏、合作、合并,迅速形成規模優勢。
要研究和開發產業基地的互補性、互利性問題。產業基地是多重發展要素的聚集之處,經濟、技術、人才、管理、貿易、市場、利益等都要在這里聚集。在充分的市場體制條件下,產業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城鄉之間的產業內部自然存在互補性,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之間、中間產品與前后兩端、生產環節與流通環節之間、工業基地與農業基地之間、內向產業與外向產業之間等,都存在互補互利關系。要重視和開發這種互補互利關系。開發的關鍵是協調、平衡、結構和穩定。
要研究產業基地的外向發展問題。目前我省一些產業和產品的過剩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將來或許會更加嚴重。我省一些產品的生產規模比較大,而使用規模比較小,必須開放新的外部市場。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戰略、建立對外開放新體系等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外部市場的開發,既可以通過產品銷售來解決,也可以通過轉移產業投資來解決。
要研究和解決基地管理的創新問題。我省產業基地在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是管理主體多元化,屬地管理與屬業管理交叉存在,管理“政出多門”;二是產業基地普遍沒有“產權地域空間”,土地是地方的,園區是政府的,基地是大家的;三是公共配套成本高,價格雙軌制比較普遍。因此,要想方設法建立管理主體“一元化”體制,在園區土地管理制度上能夠創新,實現園區與土地產權的一體化,并且在供水、供電、供暖、技術、人才和金融等方面給予照顧。
要研究產業基地的保護問題。我省的大多數產業基地成長時間短,抵抗和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不強,需要政府給予一定保護。應當研究和出臺《關于促進甘肅省主導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從長遠發展出發,前瞻性地研究和解決有關具體問題,對農業產業基地、工業產業基地、甚至服務業產業基地,都要有戰略和政策意義上的重新思考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