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記者在鄭州高新區2016年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暨三年行動計劃動員大會上了解到,鄭州高新區將投資600億元,在鄭州市以西建設占地50平方公里的“未來科技城”,將其打造成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先導區和支撐性區域、標志性區域、展示性區域。
投資600億的未來科技城里都有啥?
未來科技城位于西四環以西、天健湖以北,按照智慧城市標準,集大學創新城、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央企和國際企業研發總部、國家實驗室等大型科學中心、金融創新中心等為一體,項目總占地50平方公里,總投資600億元。預計2018年建成一期10平方公里。
◎大學創新城
占地5平方公里,總投資40億元。用以建設科研辦公、公共實驗室、實驗設備等公共技術平臺,2018年底前,力爭引進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學、華中科大、中科院計算所、航天九院等國內一流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建設1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國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或研發基地,打造產學研合作平臺。對于入駐大學創新城的產業技術研究院,高新區政府將給予每家1到2億元的資助。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占地3平方公里,一期1平方公里,投資30億元。 重點引進在北斗云產業領域從事國際前沿科學技術研究的科技團隊和科研機構,通過實施院士專家引領工程,力爭到2018年,在經濟社會重點領域,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20個,柔性引進20名兩院院士,合作研發20個科技項目。
同時,高新區將培養一批熟悉國際市場、具有廣泛國際聯系的產業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支持區內高校教師和學生創業,對擁有優秀主導產業創業成果的區內高校優秀創業教師和大學生團隊,在創業資金、房租減免等方面予以支持。
◎國家高端創新平臺
依托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和綜合性科學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落戶高新區。
不僅高大上,也要接地氣,高新區還將進一步打造創新創業載體和平臺,不斷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孵化培育體系,持續完善各綜合體配套設施,讓創業者“拎包入住”。
◎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總投資5億元,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建設高校、科研院所和各類專業中介組織廣泛參與、與國際接軌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積極申請建設河南省知識產權法院,把鄭州高新區打造成為技術轉移集聚區、科技服務業集中區。
◎央企和國際企業研發總部
建設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研發基地、區域總部,到2018年引進15家,營業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形成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成長性好、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雛鷹企業等金字塔結構企業群體。
今后要成為“四個聚集地”
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書賢表示,未來科技城要成為中原乃至全國創新人才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成為“四個聚集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地、高端人才聚集地、國際企業研發總部聚集地、技術成果交易轉化聚集地。
“不僅僅是未來科技城,未來3年,高新區將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契機,通過努力,把高新區打造成為‘一中心五區’,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中心,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先導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領區,北斗導航產業研發與應用示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體制機制創新實驗區”。
“我們將通過建設未來科技城等載體,圍繞‘北斗導航與遙感’戰略性產業、‘信息技術應用’支柱型產業、‘科技服務’驅動型產業的產業發展格局,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把北斗導航、物聯網、地鐵城相關產業等打造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牛瑞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