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日漸成為長沙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以工程機械、汽車、食品、材料為代表的四大優勢產業,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軌道為代表的四大新興產業,以電力裝備、花炮、家電、服飾為代表的四大傳統產業共同支撐長沙工業體系。但一方面長沙工業內大多數行業規模不大、競爭力有待提高、產業同構現象時有發生,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循環經濟產業鏈還遠未形成;另一方面,工業企業未能完全實現入園發展,工業空間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
作為工業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對全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已產生深遠影響。如何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產業規模化、專業化、協作化,為長沙工業發展構筑新的空間框架,關系著城市的百年大計。依據《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決議》、《關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十二五長沙工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長沙市工信委委托長沙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開展《長沙市工業產業空間布局規劃(2012-2020)》。
本規劃旨在解決三大問題:一是確定園區主導產業,二是規劃園區建設用地,三是配套園區基礎設施。首先,從全市工業經濟發展脈絡開展分析,結合現狀,采用偏離-份額分析法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園區用地規模包括2020年的用地規模以及遠景規模。2020年的用地規模主要是依據上位規劃、行業規劃以及自身發展需求進行確定。遠景規模則綜合考慮生態本底以及城市未來發展可能,以實現產業集聚發展為最終目的,在規劃區范圍內對產業用地進行選擇與布局;最后,參照“需求未到,基礎設施先行”發展理念,對園區給排水、電力、燃氣等內容進行基礎設施配套規劃。
第一章園區主導產業和用地規模布局
一、園區主導產業規劃
長沙高新區:工程機械、電子信息、材料、文化創意
長沙經開區:汽車產業、工程機械、電子信息
寧鄉經開區:食品、工程機械、材料
瀏陽經開區: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
隆平高科技園:食品、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天心經開區: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電力裝備
金霞經開區:現代物流、工程機械、食品
雨花經開區:汽車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望城經開區:食品、材料、現代物流
瀏陽工業集中區:工程機械、汽車產業
暮云經開區:材料、汽車產業
金洲新區工業集中區:材料、工程機械、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岳麓工業集中區:文化創意、軌道交通
星沙產業基地:工程機械、汽車產業
榔黎工業小區:工程機械、汽車產業
黃花工業小區:食品、包裝印刷
干杉工業小區:汽車產業
江背工業小區:汽車產業
安沙工業小區:物流
金井工業小區:工程機械、食品
銅官循環工業基地:材料,包括精細化工、建材、陶瓷、電工材料等。
荷花工業小區:機械制造
大瑤工業小區:材料,主要是花炮原輔料、再生紙制造。
沙市工業小區:服飾、家具制造
鎮頭工業小區:食品、服飾
沿溪花炮精品園:精品花炮
夏鐸鋪工業小區:工程機械
煤炭壩工業小區:專用設備制造、鞋業
大成橋工業小區:工程機械
雙鳧鋪工業小區:材料
金玉鄉鎮工業集中區:工程機械
二、工業產業空間布局
規劃形成“東聯西拓,南優北進”的工業產業空間發展格局,推進三個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建設。
東聯西拓:沿金洲大道、岳麓大道、三一大道、長瀏高速向東西兩翼拓展。將東部產業集聚區、西部產業集聚區串聯起來。東部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現代制造業,西部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高新技術產業。
南優北進:沿湘江對南北方向的工業產業進行優化提升。南部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都市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北部突出金霞物流優勢,著力發展臨港物流特色工業。
東部產業集聚區:以長沙經開區、瀏陽工業集中區為核心,突出工程機械、汽車的專業化生產;以隆平高科技園為核心,突出食品、材料、新能源產業;以瀏陽經開區為核心,突出生物醫藥產業;以金霞經開區為核心,著力發展臨港物流特色工業。
西部產業集聚區:以長沙高新區、望城經開區為核心,突出電子信息、材料、食品、精密機械制造的專業化生產;以寧鄉經開區、金洲新區工業集中區為核心,突出材料、工程機械、食品的專業化生產;以岳麓工業集中區為核心,依托周邊高校云集優勢,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優勢。
南部產業集聚區:以雨花經開區、天心經開區、暮云經開區為核心,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生產性服務業。
三、園區建設用地規模預測
2020年園區建設用地規模471平方公里。其中,四區十園建設用地357平方公里,鄉鎮工業小區建設用地114平方公里。
第二章園區可拓展用地的選擇
一、可拓展用地
在園區現狀建設用地和已編未建用地范圍外,通過用地評定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分析,將適宜工業發展的用地納入統計范圍,作為可拓展用地。
二、可拓展用地的選擇意義
(1)工業投入強勢推動長沙工業產業整合力度,通過引進龍頭企業與重大項目,園區經濟活力四溢。在這種勢頭下,部分園區用地緊張,需要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為防止園區自行擴展的方向與城市整體空間結構、建設用地適宜性不相符合,本次可拓展用地分析基于“一主兩次六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對適宜建設用地進行分析統計,能夠較好地體現未來適宜園區發展的用地空間,具有較強合理性,亦可在宏觀層面對工業空間布局進行有效指導。
(2)可拓展空間旨在應對項目選址建設的不確定性,引導工業產業建設向三大產業集聚區集中。并非是所有的可拓展用地都規劃為園區建設用地,僅為園區未來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三、可拓展用地的選擇原則
(1)禁止建設區,不得占用。即《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3年修訂)的生態控制線范圍內用地,包括一級水源保護區、各級風景名勝區、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集中成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林地;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湖泊、主干河流、水庫、濕地以及具有生態保護價值的濱水陸域;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生態廊道和綠地;及其他需要進行基本生態控制的區域。
(2)限制建設區,不得占用。包括部分耕地、一般保護林地、部分濕地及其他用地,是禁止建設區外圍的緩沖區。
(3)規劃定位不適宜發展工業的區域,不得劃入園區擴展空間。
(4)園區已編規劃范圍外適宜工業發展建設的用地納入可拓展用地。
四、可拓展用地規模
東部產業集聚區現狀建設用地119平方公里,已編未建用地91平方公里,可拓展用地214平方公里,合計建設用地規模424平方公里;
西部產業集聚區現狀建設用地79平方公里,已編未建用地183平方公里,可拓展用地26平方公里,合計建設用地規模288平方公里;
南部產業集聚區園區現狀建設用地19平方公里,已編未建用地16平方公里,可拓展用地18平方公里,合計建設用地規模53平方公里;
三大產業集聚區合計可拓展用地258平方公里,加上目前園區現狀建成面積217平方公里,以及園區已編規劃尚未建設的用地規模290平方公里,遠景全市工業園區可供建設的用地共有765平方公里。
第三章專業園區布局規劃
一、專業園區
專業園區是結合園區主導產業,通過對主導產業工業產值預測以及單位面積產出預測數據,在園區內劃出一定面積專門用于該類產業的發展。專業園區的設置旨在解決園區產業無序布局的現狀,推進園區產業集群優勢,進而拉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二、專業園區設置原則
(1)符合本規劃確定的園區主導產業。通過對主導產業工業產值預測以及單位面積產出預測,得出理論上專業園區用地規模。在此基礎上,以主次干道和自然山體屏障為依托,與《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3年修訂)》用地布局相銜接,開展專業園區用地布局規劃。
(2)混合布局一定規模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生活居住等綜合服務設施,以提升園區整體環境檔次。綜合配套區規模以《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范》為參考,結合區位及園區承載能力最終確定。
三、專業園區空間規劃
1、長沙高新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末長沙高新區的規劃范圍東、北至高新區邊界,南接規劃道路龍王港路,西達黃橋大道以西730米處。規劃范圍6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62平方公里,生產用地31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文化創意專業園布置于長常高速以北、東方紅路以東,面積6.3平方公里;
工程機械專業園布置于西三環以西、楓林三路以北,面積11.2平方公里;
電子信息專業園布置在在桐梓坡路與望雷大道交叉口西北部、長常高速公路與東方紅路交叉口西北部,合計面積8.8平方公里;
材料專業園布置于桐梓坡路以南、楓林三路以北,該區域為總規確定的二類工業用地,面積4.7平方公里;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到2020年15.3平方公里配套用地,主要分布在環線以東區域。
(4)商貿服務
根據《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3年修訂),規劃的雷鋒湖-梅溪湖地區商務中心位于園區內,地處繞城高速以西,長寧公路以南,面積約16平方公里。
2、長沙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長沙經開區的規劃范圍為:圍繞現有經開區及黃花工業小區,東北部向星沙產業基地擴展7.7平方公里,南部向榔黎工業小區擴展10.1平方公里,總用地規模63.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61.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31.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工程機械專業園總面積16.2平方公里,分三處布局。一處位于星沙大道以西,東四線與長永高速交叉口周邊區域,面積8.3平方公里,該區域內現有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核心企業,具備一定的產業集聚度;另一處位于經開區黃花工業小區,長株高速以東,黃峰大道以西,面積5.1平方公里;還有一處位于星沙產業基地開元東路兩廂,面積2.8平方公里。
汽車產業專業園總面積10.4平方公里,分三處布局。一處位于經開區原規劃區內,黃興大道以東,長株高速以西,遠大路兩廂區域,面積6.2平方公里,該區域內現有廣汽福田、廣汽菲亞特、眾泰汽車等核心企業,具備一定的產業集聚度;另一處位于經開區榔梨工業小區,長株高速以西,機場高速以南,面積3.0平方公里;還有一處位于星沙產業基地開元東路兩廂,面積1.2平方公里。
電子信息專業園總面積4.0平方公里,位于星沙大道以西,現有藍思科技等核心企業,具備一定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潛力;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22.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盼盼路以南區域。
(4)商貿服務
根據《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3年修訂),規劃的星馬副中心位于園區北部,空港組團位于園區東部,園區內還有約7.9平方公里可為周邊提供商貿配套服務。
3、寧鄉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寧鄉經開區的規劃范圍為:北至檀雙路,東至城雙公路,南至濱江路,西至外環路以西,總用地規模3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32.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24.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食品專業園10.5平方公里,主要位于現有的食品加工企業聚集區,長常高速以南,金洲大道以北;
工程機械專業園7.3平方公里,位于長常高速以南。
材料專業園6.2平方公里,位于金洲大道以南。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8.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寧鄉大道以東區域。
4、瀏陽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瀏陽經開區的規劃范圍為:北臨撈刀河,西至岳汝高速,東至東環路以東,南至長瀏高速。總用地規模29.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9.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17.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電子信息園依托現有企業集中布置于永社路以東區域,面積8.0平方公里;
生物醫藥園沿三一九國道分為南北兩片,北片依托現有企業,布置于永杜路以西,南片布置于永杜路至岳汝高速,面積8.0平方公里;
食品園布置于岳汝高速以東,三一九國道以北,面積2.0平方公里。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12.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三一九國道以南區域。
5、隆平高科技園
(1)規劃范圍
2020年隆平高科技園規劃范圍為:北區東至星沙大道,北達隆平片控規界線,西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至高塘坡路(含高塘坡路南面0.6平方公里);南區北至人民東路延長線、南至對山路、東至東湖路、西至合平路。總用地規模3.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3.7平方公里,生產用地2.5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食品專業園區總用地0.8平方公里,位于京珠高速以東、高家坡路以北、星沙大道以西。
材料專業園區總用地面積0.6平方公里,位于京珠高速以東、高家坡路以南。
新能源專業園區總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位于合平路以東、人民東路延長線以南。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建議在園區周邊地區解決綜合服務配套問題。
6、天心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天心經開區規劃范圍為:北至環保大道以北,南至萬家麗路以南,東至芙蓉路,西至中意路以西。總用地規模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12.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7.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電力裝備布局在萬家麗路以北、芙蓉南路兩廂地區,面積約1.9平方公里。
估計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布局在萬家麗路以南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用地。
(3)綜合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2.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芙蓉路兩廂、萬家麗路以北區域。
7、金霞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金霞經開區的規劃范圍為:整個撈刀河口地段、鵝秀、高嶺、金霞組團以及沙坪工業組團青竹湖大道東延線以南區域。總用地規模54.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51.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34.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金霞組團以及京廣鐵路以東、大安大道以南區域規劃為現代物流專業園區,面積約23.0平方公里。
工程機械專業園布局在大安大道以北、東二環以東,青竹湖路以南,用地規模4.7平方公里。
食品專業園5.6平方公里,位于大安大道以南,三環線以北。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17.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鵝秀組團、高嶺組團東部地區。
8、雨花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雨花經開區規劃范圍為:已編規劃范圍,總用地規模23.1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0.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15.8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汽車專業園區10.7平方公里,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圍繞比亞迪一期展開布局;
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專業園區5.0平方公里,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以東、環保大道以南。
(3)綜合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4.3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在滬昆以東、環保大道以北區域。
9、望城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望城經開區規劃范圍為:北起旺旺路、南接星月路、東至雷鋒大道、西至環城西線。總用地規模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0.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12.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食品專業園區3.5平方公里,位于望城大道與北橫線兩廂地段。
材料專業園區5.0平方公里,位于星月路以南,雷高路以東的區域。
現代物流專業園區3.5平方公里,位于雷高路以西,金星大道與石長鐵路兩廂地段。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8.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馬橋河路兩廂。
10、瀏陽工業集中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瀏陽工業集中區的規劃范圍為:包括永安鎮永新社區、永安社區、水山村、禮耕村、建新村、坪頭村。總用地規模2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2.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13.0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工程機械專業園7.4平方公里,分布在兩個區域,一個與瀏陽生物醫藥園對接,規模2.9平方公里;一個與空港對接,規模4.5平方公里;
汽車專業園4.4平方公里,分布在兩個區域,一個位于三一九國道以南,規模1.4平方公里;另一個位于工程機械園區以西,撈刀河水渠以東,規模3.0平方公里;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6.2平方公里。分布在兩個區域,一個緊鄰空港新城,現狀以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主,位于三一九國道以北,撈刀河水渠以西,規模3.3平方公里;另一個緊鄰瀏陽生物醫藥園綜合配套區,規模2.9平方公里。
11、暮云經開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暮云經開區的規劃范圍為:北至梨塘村中部、南至南橫線、東至芙蓉路、西至京廣鐵路。總用地規模9.1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8.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6.2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汽車專業園3.6平方公里,主要位于伊萊克斯大道以北。長株潭城際鐵路以東、伊萊克斯大道以南也有部分用地。
材料專業園2.6平方公里,位于南橫線以北,中意路兩廂。
(3)綜合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1.8平方公里,位于伊萊克斯大道以南,長株潭城際鐵路以西。
12、金洲新區工業集中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金洲新區工業集中區的規劃范圍為:北至石常鐵路(原線)、南至319國道(含高新村部分用地)、東至望城縣縣域界線、西至雙江口、歷經鋪鄉鎮域界線(含群星村、紫云村部分用地)。總用地規模3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21.8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材料專業園9.2平方公里,位于金洲大道以南,319國道以北。
工程機械專業園區8.1平方公里,位于長常高速以南、金洲大道以北、金洲路兩廂地區。
新能源專業園4.5平方公里,位于溈水以東、長常高速以南、金洲大道以北、工程機械專業園西部地區。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沿河布局8.2平方公里綜合服務配套用地。
13、岳麓工業集中區
(1)規劃范圍
2020年期末岳麓工業集中區的規劃范圍為:北至長婁高速、南接蓮坪大道、東至三環線、西至桐關橋路。總用地規模11.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10.0平方公里,生產用地7.5平方公里。
(2)專業園區規模與布局
軌道交通及精密機械制造專業園3.5平方公里,位于長潭西以西、含蓮大道以東區域。
文化創意專業園區1.9平方公里,位于學士路以東、含浦大道以西區域。
(3)綜合服務配套區規模
規劃綜合服務配套用地2.4平方公里,布置長潭西以西,學士路以東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