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5月27日,被稱為“四川互聯網第一股”的四川迅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交易。28日,邁克生物也登陸深交所。
上市企業多為各自行業的領軍者。連續兩天,“產地”相同的兩家企業相繼上市,則不禁令人對其“產地”——成都高新區產生了好奇。
經濟下行壓力下,四川省首個工業總產值破2000億、產業增加值破千億的園區,如何穩住增長,并且還保持著較強的經濟發展活力?
穩增長
政策上打出“組合拳”
“既方便企業辦事,又能保障部門監管。”5月28日,成都高新區“先照后證”綜合管理系統正式上線。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上線后,企業一旦拿到執照,系統就會將待許可事項推送到相關部門,后者掌握信息后,便能根據工作進度提醒企業前來辦理許可,以順暢整個監管流程。
政策的創新和調整,還遠不止于此。
尤其是在穩增長方面,成都高新區分產業、分類別深入企業調研,了解重點企業的困難和需求。并針對調研情況,對2014年出臺的相關產業政策進行回頭看,精準發力、配套出臺了系列穩增長政策。
支持重點建設項目加快建設,優化規劃審批、施工審批、市政審批等項目審批流程;同時加大項目資金補貼,對按照預定時間開竣工的項目,給予最高9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補貼。
鼓勵重點存量企業多做貢獻,進一步擴大原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扶持范圍,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相關條款規定的非戰略性新興產業規上工業企業,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享受政策的80%給予扶持。
為促進重點外貿企業止滑提速,制定了促進外貿止跌回升、支持壯大進口規模、培育外貿新增長點的系統化扶持政策。
加強企業要素保障。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富余電量消納政策,支持鴻富錦、電信西部信息中心、京東方等企業進行直購電試點,努力探索10千伏及園區直購電試點模式。
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新模式,目前園區入駐各類電子商務企業超過500家;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保稅展示交易、境內外維修等14項制度在綜保區內先行先試,繼續推動無紙化通關工作開展,綜保區無紙化通關率已達99%,占成都關區報關單總數的80%。
拓增量
“招大引強”引進一批優質項目
5月8日,成都京東方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項目,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正式啟動建設。
按照去年10月23日簽署的協議約定,項目計劃總投資220億元,注冊資本120億元,目標產品為高端手機顯示及新興移動顯示產品,項目產能設計為4.5萬片/月。當時京東方發布公告稱,項目將于2015年第二季度開工。
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宏觀背景下,總投資如此巨大項目,為何仍然能夠如期開工?
協議簽署后,成都高新區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全力以赴促進項目落實進程。去年11月,完成了項目立項備案工作。今年2月,公司在成都高新區完成注冊資本變更工作。5月8日,項目正式破土動工。
眼下,京東方公司已經就該項目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表,具體的建設和生產時間計劃精確到了“天”,并且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政府項目組,全程跟蹤協調具體事項,與京東方實現“無縫鏈接”。目前,該項目的項目備案、控規初設、注冊增資、委托貸款、土地出讓等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成都高新區構建了完善重點項目體系、目標任務體系、責任分工體系、統籌推進體系、督查考評體系“五大工作體系”,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切實解決項目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除了緊盯已簽約項目外,抓增量刻不容緩。
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分別赴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地加強項目跟蹤促進,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集中資源和力量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圍繞南部園區樓宇和新川創新科技園,加快引進一批具有較強示范效應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
1-4月,全區實際利用外資5.1億美元,到位內資149.02億元,引進及簽約項目40個,總投資208.14億元,北京方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PCB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咪咕音樂有限公司總部基地等重大項目加快落戶。
破難題
鼓勵企業在資本市場掘金
5月28日,來自成都高新區的邁克生物,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A股成功上市。邁克生物籌集資金將用于研發中心項目,醫療及診斷儀器生產線項目等。
近年來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快速發展,根據相關機構的市場調研報告,2015年我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預計未來數年將保持15%-20%的增長率。這也成為機構看好邁克生物的最大理由。
邁克生物,只是成都高新區最近增添的新股之一。今年已有5家企業通過創業板IPO發審會,在會待審的企業還有6家,預計到今年年底,成都高新區創業板上市企業將突破10家。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有上市企業25家,占成都市的一半。此外,成都高新區已在全國股權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企業26家,數量居全國各高新區前列,另有110家企業已與券商等中介機構簽約。
加速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成都高新區一手培育環境,一手鼓勵企業。
為支持中小企業上市,成都高新區先后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簽訂了合作協議,為區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為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開辟“綠色通道”,并在業務指導等方面為轄區企業搭建起良好平臺。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已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用真金白銀支持區內企業登陸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海外板、新三板。
成都高新區對以上市(掛牌)為目的進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完成股份制公司工商注冊后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貼。對獲得證監會正式受理的滬、深交易所IPO申報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補貼;對在滬、深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融資板或交易板)成功上市(掛牌)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補貼;對經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補貼。
在加快企業上市培育外,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還對急需緩解資金困難23家企業,進一步強化銀政企對接,打好銀行、風投、政策等“組合拳”,“點對點”地解決企業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幫助企業新增融資近10億元,多措并舉推動企業多渠道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