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5)》正式發布, 河北省18個縣(市)榮登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400強。在前百強名單中,三河、正定和固安三縣(市)上榜,分別位列29位、53位和57位。
縣域經濟是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100多個縣(市)承載了全省80%的人口。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河北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19404.8億元,增長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8.6%。
與一些傳統榜單不同,河北省以前上榜的“常客”——遷安、武安、任丘等縣(市),這次被三河、正定、固安等新興力量“搶了風頭”。相關專家認為,這與省轉方式、調結構戰略的大力實施密切相關。
近一段時期,在河北省縣域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一些傳統的強縣(市)受制于宏觀經濟形勢、資源價格下跌、節能減排政策趨緊等影響,出現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現象。比如,遷安、武安等縣(市)的排名下滑,就與當前鋼鐵市場形勢不景氣有關。
在本次榜單上,三河拔得河北省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頭籌。相關人士分析,這主要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及其相關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強有力拉動。2014年,三河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首次突破60億元大關,達65.5億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省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崔巍表示:“榜單的變化,其實反映的是全省大力實施調結構、轉方式的結果。隨著‘四大攻堅戰’的推進,全省各縣(市)一大批轉型升級的項目順利落地,縣域經濟競爭格局也在發生質的變化。”
河北省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400強的18個縣的名稱及排名如下:三河市29位、正定縣53位、固安縣57位、遷安市120位、遷西縣140位、遵化市142位、武安市149位、涿州市166位、沙河市168位、灤縣202位、黃驊市221位、玉田縣244位、灤南縣247位、霸州市262位、磁縣271位、辛集市301位、定州市311位、任丘市38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