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縣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不斷優化種植業結構和培育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瞄準中藥材市場需求,強化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全面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著力把中藥材產業發展成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新興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共種植附子、重樓、天麻、當歸等中藥材1.7萬畝,實現產值5000萬元,初步實現了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生產和市場化運作。
該縣按照“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堅持“因地制宜、宜藥則藥”的原則,大力發展以三七、重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引進培育了以峰源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云南大豐公司等為代表的中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初步實現了基地標準化、設施現代化和種植品種多元化的良好發展格局。其中,峰源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6000萬元,在王家莊建設400畝標準化重樓種植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建成標準化重樓種植基地220畝,種苗繁育基地20畝;紅馳實業有限公司在納章建設重樓種植基地200畝,已完成投資1300萬元,建標準化種植重樓50畝;曲靖大豐公司在舊縣建設集中藥材種植、特色果蔬和休閑垂釣為一體的御龍湖生態農莊,目前已建中藥材基地70畝;馬龍縣華奧宏業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馬過河鎮種植瀕危、珍稀中藥材紫花三叉白芨1153畝,其中扯馬碧村825畝、色格村302畝、中和村26畝,預計每畝產量8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鮮品140元左右,預計產值可達1.29億元。
為推進中藥材發展,該縣實行縣級領導掛鉤聯系中藥材等新興產業發展制度,加強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領導,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力以赴抓好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注重招商引資、突出連片種植、實行示范帶動,按照全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擇優布局,結合各地實際,合理規劃示范樣板,目前重點在納章、大莊、馬鳴、舊縣、馬過河、通泉6個鄉(鎮、街道)規劃發展以重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加大技術指導力度,按照生態、安全原則,大力發展無公害種植,確保中藥材產品質量安全。強化“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認真落實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配合農業龍頭企業做好基地選址、建設規劃、協調服務等工作,不斷增強龍頭企業對產品的消化能力、對產業發展的引導能力和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加大產品銷售市場的開拓力度,引進企業,引導農戶實行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種植,并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同時,對完成以重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目標任務的鄉(鎮、街道),在經檢查驗收合格后,縣人民政府將給予一定的產業發展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