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西縣切實找準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點,堅持“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在“做大產業、做精產品、做細服務”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及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實現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雙推進”、“雙落實”。
科學設置,有效覆蓋,讓黨組織作用在產業鏈上發揮。緊扣全縣“兩葉四花一果”產業發展布局,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專業合作社就組建到哪里,基層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2014年以來,全縣按照“有利于發揮黨組織作用、有利于發揮黨員專長”的原則,采取單獨建、掛靠建、聯合建等方式,組建了32個產業協會(合作社)黨支部,探索了按生產要素組建產業黨支部、跨區域合作服務黨員群眾的新路徑,實現了農村黨建與產業發展的有效對接,形成黨委領導、行政組織配合、社會組織參與的產業鏈黨建工作格局,呈現出“產業鏈上黨旗紅、產業黨建碩果豐”的喜人景象。
因地制宜,注重實效,讓“股份合作經濟”在產業鏈上推開。著力突破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級組織“無錢辦事”尷尬困境,緊緊抓住實施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的有利時機,采取項目化管理方式在全縣87個村(社區)全面鋪開“股份合作經濟”項目,做到“一村一品”儲備項目、“一村一策”推開項目、“一村一隊”包抓項目、“一村一牌”提升項目。目前,全縣列入項目庫的97個“股份合作經濟”項目,已啟動實施了63個,且有29個項目已分別為村集體帶來了1—130萬元的經濟收入,累計為村集體創收360余萬元;先后將上級投入到農村2820萬元的項目資金轉化為村集體“股本”;一些村邁出了“一村多項目、多股份”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