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承德市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京津冀協同發展——承德新型建材產品推介暨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市委書記鄭雪碧推介了承德新型建材產品。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呂桂新、住建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副主任尚少巖出席會議并致辭,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馮可梁、河北省工信廳巡視員王富強、河北省住建廳副巡視員于文學出席會議。
市長周仲明出席會議并致辭,副市長李維主持會議,市政協副主席賈珍山出席會議。
呂桂新在致辭時說,近年來,承德借助獨特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建材產業,特別是以尾礦綜合利用為主的新型建材在技術研發、項目建設、綠色生產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走出了一條“政、企、研、學”四位一體,產供銷一條龍的科學發展新模式。希望承德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確立好功能定位,發揮好比較優勢,加快建成環京津新型建材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實現資源與市場的有機結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尚少巖在致辭時說,承德市以新型建材產品為突破口,在充分利用工業固廢資源、開發接續替代產業上,在拱衛京津生態環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上,在工業經濟轉方式、調結構上邁出了新步子,取得了新成果。承德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條件,親商、愛商的社會氛圍,相信承德的新型建材產業一定會取得更加突出的業績,為推進承德建筑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京津冀建材市場深度融合、謀求互利共贏作出積極貢獻。
鄭雪碧在會上推介了承德新型建材產品。他說,承德有22億噸尾礦砂、867座尾礦庫,既影響環境,又威脅群眾安全。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承德市尾礦中含有鐵、磷、鈦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有價元素,且沒有放射性物質和其它有害成分,非常適于開發和利用。承德秉承“尾礦砂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的理念,謀劃實施尾礦砂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尾礦及其他工業固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尾礦及其他工業固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作推進方案》。經過幾年的努力,現擁有利用尾礦砂生產屋頂材料、路面材料、微晶建材等企業近百家,年產值100億元以上。
鄭雪碧指出,承德尾礦新型建材物美價廉,優勢明顯,具有成本低、耐火、透水、抗壓、抗震等特點,發展前景廣闊。特別是,承德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今年年底,張承高速、張唐鐵路通車,承德機場具備校飛條件,京沈高鐵正在加緊建設。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全面改善,將為承德尾礦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提速,必將帶動新型材料產業的加快發展。今年年底前,京津冀將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制品。承德已經在6月底率先完成取締關停工作,這將為尾礦新型建材提供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承德具有良好的軟硬環境,全市廣大干部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辦事效率高、服務體系好,希望通過這次推介簽約活動的成功舉辦,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到承德考察觀光、投資興業。
周仲明在致辭時說,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推進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承德與京津,一衣帶水、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已經成為“得天時、占地利、聚人和”的戰略之舉。京津是個“大市場”,大企業大集團數不勝數,又有著一流的科研團隊做支撐,這是承德綠色崛起最重要、最鼎力的依托。承德資源富集、區域遼闊,有著“五最一特”的比較優勢,正在打造京津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供應地。去年以來,以“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為目標,以“綠色、低碳、循環”為方向,承德加快打造中國尾礦綜合利用基地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希望通過這次推介簽約活動,進一步對接行業協會,為名優產品牽線搭橋;進一步對接高校院所,為產業升級獻計獻策;進一步對接企業集團,為區域發展加油助力,推動承德新型建材產業取得新突破。
推介會上,我市與科研院所和企業簽署多個項目合作協議。
會前,鄭雪碧、周仲明等市領導親切會見了出席會議的領導和嘉賓,并參觀了承德尾礦新型建材產品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