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年輪刻下奮斗的足跡,歷史的巨手翻開夢想的新篇——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喚醒河北諸多城市沉睡的能量,而作為“京津走廊明珠”的廊坊,在這股時代的浪潮下,發展的航船一路駛來,城市獨特的優勢正在被逐漸放大。
全域布局打造科技創新之城
去年,廊坊從北京引進的新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正是這些充分彰顯協同創新的項目、技術和人才,極大地激活了廊坊經濟。”副市長王彥濤表示,“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聚集在廊坊已初具規模,廊坊的主要經濟指標領跑河北省。”
盡管形勢喜人,但廊坊的優勢并未完全釋放,巨大潛力正在逐步被挖掘。
據市委書記王曉東介紹,作為河北省對接京津的前沿陣地,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廊坊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成為全國科技創新成果的孵化轉化基地。目前,廊坊正秉持綠色發展、高端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定位,高高舉起京津研發廊坊孵化的旗幟,全面打造、全面布局孵化轉化產業化的科技支撐、創新支撐。
“去年以來,廊坊從北京引進的444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新增以北京為主的研發機構27家,孵化轉化基地13個,來自北京常駐廊坊的科研人員達到6600多人。”王曉東說,正是這些充分彰顯協同創新的項目、技術和人才,極大地激活了廊坊經濟。廊坊正在全力實施“一十百千萬”科技創新行動,進一步在全市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王曉東表示,自2014年京津冀一體化改革推行以來,廊坊就成為河北省產業改革重要試點,到如今,廊坊全市已經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7.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7.4%。5年來,廊坊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30%,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92%,財政收入增長了164%。
這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數字,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廊坊的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省。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集群在廊坊已初具規模。
可以說,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提出是環首都經濟轉型的里程碑,而廊坊則是得天時地利人和,連接京津冀區域的“黃金走廊”。以創新驅動和協同發展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將為這座城市開創歷史發展的新機遇。
構建互聯互通的交通體系
廊坊作為京津之間唯一的地級市,主城區距北京和天津中心城區分別為40公里和60公里。10個縣(市、區)中有6個與北京接壤、7個與天津接壤。境內有6條干線鐵路、7條高速公路、5條國家級公路和40多條地方公路,公路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8公里,居全省第一。但這其中,有不少是一步跨過廊坊的“過路交通”,或者是彼此不能相連的斷頭路,導致廊坊不少路段處在與京津近而不通的尷尬境地。
2015年年初以來,廊坊主動協調京津和國家部委,全力打通“斷頭路”,加快京津廊交通一體化進程,構筑“三樞紐四縱五橫”為框架的綜合交通體系,即建設北三縣潮白河新城樞紐中心、新機場廊坊樞紐中心、廊南霸州樞紐中心三大樞紐,加快構建大廣高速、京臺—廊滄高速、新機場南出口高速、密涿—廊涿高速四條縱向通道,強力推動京秦高速、京哈高速、唐廊高速、榮烏高速、津石高速五條橫向通道。
目前,已與北京就京廊交通規劃一體化和北京新機場交通集疏運體系建設達成共識,京廊通勤高鐵“廊坊號”開通運行。京臺高速廊坊段建成通車,北京段啟動拆遷。密涿高速、津保高鐵建設進展順利,京秦高速及國省干道對接加快實施。廊涿城際、京九客專、津石高速規劃設計全面展開。與通州就建設“四路一河”(京秦高速接東六環、102國道南移、通大線接通州、密涿高速、北運河治理)達成共識。潮白河大橋對接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唐廊高速設計方案正在制定。
京廊變近為通,變通為同步伐加快。
北京新機場建設相關工作有條不紊
說到京津冀,人們常用“山水相連、地緣一體”來形容,這在廊坊表現得尤為突出。 素有“半小時進京下衛,一小時上天入海”之稱的廊坊,100公里半徑的范圍內包括兩個運營中的國際機場、一個特大貨運港口以及數條高速公路、國家級公路和省級公路。
市委書記王曉東說,要使交通網絡成為廊坊長遠發展的重要優勢,通過借助新機場建設的難得契機,學習和借鑒先進經驗和設計理念,依照未來發展科學布局全市交通路網建設,全力構建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系統,不斷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和城市的美譽度。要確保臨空經濟區的規劃設計符合廊坊產業布局,通過充分表達發展訴求獲得上級支持,根據當前發展現實進一步明確區域產業定位,促進高端項目、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投產、達效,帶動中部地區強勢崛起。
以廊坊市廣陽區北京新機場建設紅線區征地拆遷工作為例,按照廊坊市北京新機場和臨空經濟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紀要要求,廊坊市需完成機場紅線區、回遷安置區、配套遷改項目供地和施工保障供地23201畝的征收任務,共涉及31個村街、2980戶、11745人,其中19個村街需整體征收。
計劃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7486畝征地任務,整體搬遷團城、團城辛莊、畢各莊3個村街,共涉及人口2180人;12月底前完成2929畝征地任務,整體搬遷富各莊、田古營、大古營3個村街,涉及人口2460人。為使拆遷工作順利推進,廊坊制定了《北京新機場征遷工作任務分工安排方案》,并成立征收前線指揮部,下設綜合督辦組、征收安置組、政策法規組、后勤保障組、社會保障組、信訪穩定組、審計監督組、輿論監督組、土地限控組9個工作機構,以及實測丈量組、簽約文件審核組2個專業技術組,并抽調了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一定征收安置工作經驗的人員進行組配開展工作。在征收安置補償過程中,當地將建立全程督辦工作機制,按照征收任務分工及完成時間節點,實行倒排工期、全程督辦。
2015年的日歷翻過一半,紅線區征地拆遷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預見,一個全新的臨空經濟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2015年6月6日,各標段施工單位進場施工,標志著天堂河(廊坊段)新機場改線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天堂河(廊坊段)新機場改線工程總投資10.08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改線新挖河道7.59公里、永定河入河口疏挖整治河道2.77公里,新建兩岸巡河路20.17公里,新建跨河交通橋7座,新建分水閘4座、改建排水閘1座、擴建更生閘,新建交叉建筑物3座、機場南部排水工程及沿線景觀綠化工程。工程實施后,將有效保障北京新機場運行安全及天堂河兩岸防洪排澇安全。
自2014年底以來,廊坊著力推進北京新機場水利工程實施。于2015年5月初完成了天堂河(廊坊段)新機場改線工程監理單位招投標工作。工程施工標于5月下旬完成,按招投標程序確定了九個標段施工單位。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以及新機場的建設,圍繞新機場廊坊、萬莊、永清、固安都將進入發展快車道,隨著一條條道路的連通,以及北京產業疏解轉移,廊坊進入高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