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廊坊開發區通過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推進產業調整,突破空間瓶頸。開發區在產業培育上瞄準高端,在項目引進上精挑細選,在土地利用上精打細算,在規劃實施上精耕細作。通過向網絡要空間、向產業要空間、向集約要空間,以最集約的方式,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圍繞高端產業打造高精尖的經濟結構,做精、做深、做高產業體系,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動力,用高精尖的尺子,把握產業選擇,發揮高端產業集聚優勢,實現產業升級。
優化存量,促進支柱產業高新化。日前,首屆維特根中國技術節在位于廊坊開發區的維特根新工廠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位行業嘉賓齊聚維特根中國新工廠,接觸維特根、福格勒、悍馬和克林曼四大品牌的諸多前沿技術,同時參觀具有世界一流設施的現代化新工廠。新工廠是維特根集團在德國以外迄今最大的一項投資,旨在為中國市場提供更貼近本地客戶的產品和服務。近年來,廊坊開發區進一步完善制造業產業鏈,引導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增加研發、銷售、總部等職能。搶抓全球產業布局調整機遇,開展擇商選資,積極引進高端產業,引進了華為、中國聯通、潤澤科技、人保北方中心等一批優質項目。目前,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食品飲料、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產業已成為開發區制造業五大支柱產業,產值、稅收、出口占全區的80%以上。形成了現代裝備制造業,汽車零部件,信息服務、云數據產業鏈。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5.3%,制造業轉型取得的初步成效。
培育增量,促進科技產業規模化。近日,一批研發中試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我國首座高溫高壓液態鉛鉍合金—氦氣流動換熱綜合實驗平臺中試成功,煤炭低溫熱解油塵分離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國內首臺萬瓦級液氫溫區低溫制冷設備研制成功。廊坊開發區積極培育引進科技型企業,讓戰略新興產業“從新芽長成大樹”。開發區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開發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對接北京創新資源,做強科技谷、清華科技園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快企業服務由工業項目向科技型項目轉型,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201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54億元,累計上市企業4家。信息服務、云計算等兩大重點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2億元。區內工業企業開展創新活動51項,研發投入3.7億元,申請專利219件,占全市的63.3%,工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是全市的3.7倍。
聚焦高端,促進服務產業現代化。加快實施服務業培增計劃,重點發展總部、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2009年至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現價)17%。開發區成為全省首家“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活動示范基地”,并成功獲得“國家高新技術服務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云存儲服務平臺”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14年,全區集聚的現代服務業項目數量達到46家。經認定的各級總部項目達14個。以科技型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占據了全區服務業的全壁江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2億元,貢獻了全區七分之一的稅收收入,提供了全區四分之一的就業崗位。今年以來,廊坊開發區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5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9家,占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個數的20.6%,實現營業收入45.0億元,同比增長52.5%,增速較上月加快1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