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兩噸重的石墩被高高吊起,鏟車、鉤機等重型機械來來往往忙碌不停……穿行在承德縣倉子鄉唐家灣丹霞文化旅游景區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緊張繁忙的建筑工人頂著炎炎烈日,正在搶抓施工進度。項目負責人介紹:“總投資21.36億元、依托丹霞地貌和水體濕地資源開發打造的唐家灣丹霞文化旅游景區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6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全面提升丹霞地貌科普觀光水平,填補承德市濱水文化休閑旅游空白。”這只是我市文化產業項目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承德的文化產業要當好‘排頭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祥強調,及時調整確定文化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對內挖掘潛力,對外主動對接,利用好各方面的有利條件,積極探索出融合發展、特色發展的新路徑,對承德市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助推綠色崛起將起到戰略支撐作用。
承德市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力度,深入推進與京津冀全方位對接,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共謀劃建設投資億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32個,計劃總投資額233.32億元。其中鼎盛王朝、承德展演基地、豐寧影視城、大清獵文化產業園等19個項目實現運營。平泉縣、豐寧滿族自治縣、雙灤區、“21世紀避暑山莊”文化旅游集聚區、承德展演基地、大汗行宮、承德鼎盛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碧峰門民俗文化產業園獲評全省文化產業十強縣(集聚區、項目),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承德鼎盛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承德市被評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強化保障體系建設,引導傳統行業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去年年底,《承德市文化強市建設實施綱要》出爐,明確了我市今后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主要業態、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在市縣區財政預算中安排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市級財政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縣財政不少于1000萬元、區財政不少于800萬元。大力引導礦產資源型等企業轉型投資文化產業。市委、市政府通過加大各級財政資金投入、制定財稅優惠政策、放大可擔保貸款數額等措施,同時做好對轉型初期文化企業的“管家式”培育扶持,累計撬動100多億元民營資本涌入文化產業,有力帶動了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目前投入運營的19個億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中,有10個為民營礦產資源型企業投資建設,形成了鼎盛王朝、帝苑夢華、天成印務、大汗行宮等一批在全省叫響的文化品牌。
充分發揮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推動與京津對接合作。承德市利用深圳文博會、北京文博會等招商推介平臺,積極引進京津等外埠資金,全市億元以上項目中有10個為京津企業投資建設,占比達31.3%。在影視拍攝、印刷出版、文化惠民等領域與京津全面深入對接合作。與北京完美建信公司合作推出《打狗棍》、《勇敢的心》兩部熱播電視劇,社會反響強烈;與央企華錄集團合作拍攝的河北首部大型3D紀錄片——《傳承中國·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后期制作即將完成;與北京印刷學院的戰略合作協議已經簽署,國家圖書館戰略儲備庫已確定落戶承德,京承文化惠民卡項目正在落實合作細節。
搭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進文化與其它產業的深度融合。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為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文化與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的“孵化器”,鼓勵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民營文化企業聯姻。先后實施了“旅游與商務LBS服務”、“基于避暑山莊文化的承德數字旅游綜合服務”、“區域文化創意產品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等平臺建設。目前,由河北民族師范學院與鼎盛公司聯合開發的“區域文化創意產品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平臺已通過科技部評審,正在組織實施。承德綠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承德廣通信息網絡有限公司、承德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成為首批河北省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業。承德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打造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帝苑夢華》兩臺文化大戲已經成為承德旅游的靚麗名片;山杏種植與文化科技嫁接催生出了活性炭工藝品產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唐鄉”院落式文化主題酒店,通過挖掘生態之美、傳承文化之韻,探索形成了發展鄉村文化旅游、建設美麗幸福鄉村的“唐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