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是當前世界商品零售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其信息化、產業化和便利化特征正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再工業化”進程,同時也給我國特別是沿海出口地區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目前,福建省已在廈門建設運營近10萬平方米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形成東南國際快件及跨境電商貨物集散轉運中心,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依托象嶼集團與廈門海關數據中心合作建設廈門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注冊成立了中興海絲路科技有限公司等專業跨境電商企業,福建首票跨境電子商務出口試點工作在平潭啟動,福州、廈門、泉州正積極申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福建還成為5個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省份之一,全省跨境電子商務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當前,雖然跨境電子商務整體面臨著通關、支付、物流等方面難題,但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跨境電子商務正在整體不利的傳統外貿環境中實現逆勢增長,成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渠道,也成為福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新手段。在“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下,在“互聯網+”趨勢中,福建重要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必須推陳出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從整合供應鏈、價值鏈、資源鏈的角度出發,尋求適合大額貿易和海外渠道拓展的新型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努力創造條件,搶占先機,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實現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盡快出臺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規范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活動。
以建設海關監管場所為抓手,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配套。完成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的相關系統建設,通過“集中申報”業務模式,實現電子商務企業出口貨物申報、海關申報監管以及物流企業物流跟蹤的全流程查詢和監管,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效率。以開發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牽引,推進業務協同與數據共享。以“管理創新、資源整合、全程監管”為原則,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在電子商務企業、報關企業、物流企業和海關、國檢、外管、國稅等管理部門之間搭建起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海關、檢驗檢疫、國稅、外管、第三方平臺、電商企業之間的標準化信息共享,以及進出口貨物申報、監管以及物流狀態的全流程動態跟蹤,電商貨物進出口都納入貨物類監管。加快電子口岸結匯、退稅系統與跨境電商平臺、物流、支付等企業系統聯網對接,實現口岸監管的前推后移、分類通關以及全程無紙化通關管理。
健全跨境電子支付管理體系。支持引進或向上爭取建設具有一定規模、風險控制措施完備的支付機構開展跨境外匯互聯網支付業務試點,根據不同業務所涉及的不同資金跨境流動方式實行有針對性的監管,業務范圍由小額貨物貿易和部分交易價格明確的服務貿易逐步擴大到大額或價格波動較大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充分對照國際貿易管理原則,將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收支納入經常項目外匯管理范疇,按照“真實性、便利性和均衡管理”原則對其進行管理,確保交易合法合規。同時,不斷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全范圍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加大政策扶持,積極引導和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和推動企業加大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力度,提高服務水平。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相對發達的背景,加強與外資合作,創新管理,運用已經成熟的物流管理經驗與技術,提高物流水平,探索新的跨境第三方物流新模式。在通關、檢驗檢疫、工商等與跨境物流配送相關環節,制定調整優化措施,進一步完善有關管理規范,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國內物流快遞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鼓勵大型國際快遞企業與國內電子商務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實施多元化配送模式嘗試,出臺跨境物流配送企業服務質量標準,促進跨境物流配送企業提質增效。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支持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平潭綜合實驗區、中興外貿電商申報跨境電商試點平臺工作,開展跨境貿易。積極探索“走出去”路徑與模式,充分利用各設區市現有資源及產業優勢,加快啟動一批跨境電商園區,擴大“保稅區+科技園區”模式,推動跨境電商國際化進程,提高跨境電子貿易效率。以完善供應鏈為目標,加大知名電商企業招商力度,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在整合國內企業資源、對接國際市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支持跨境電商平臺向國際一流服務商看齊,開展規范化經營,提升服務品質,探索跨境電子商務切實可行的交易模式,提供跨境電子商務全流程整合服務。
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對外合作。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電子商務交流與合作,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應用項目的示范實施,幫助傳統民營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創新商業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設等領域深耕細作。鼓勵我省傳統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貿易,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福建品牌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