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市城鄉規劃局就北新區核心區某樓盤調整規劃事項約見本報記者,回應稱調整規劃會充分尊重業主表達的合理意見。該局副局長容瑞釗表示,該局有關科室工作人員在5月31日召集業主代表和開發商召開協調會,并達成“取消花園地面停車位”的共識。
雙方同意取消露天車位
上星期,北新區核心區某在售樓盤的業主謝小娟(化名)向記者大吐苦水,她表示看房買房時只聽銷售人員說小區全部人車分流,沒有仔細查看規劃圖紙,直到近段時間開發商申請調整規劃進行公示時,她才發現花園里還有露天車位,小區并非全部人車分流,只是部分人車分流。本報就謝小娟反映的問題,作了題為《買房時一定要看清規劃圖》的提示性新聞報道。對此,容瑞釗認為報道具有教育意義,讓更多市民在購房時更加重視規劃問題,值得贊揚。
謝小娟向本報反映情況時曾說:“我不明白地下車庫面積減少了15736平方米,車位怎么還能增加363個?”對此,市城鄉規劃局規劃科科長吳杰雄解釋說:“該樓盤共有兩層地下車庫,開發商在這次申請調整規劃時,把負一層原來規劃做商業的面積減少,變成了做車庫的面積。負二層的車庫面積沒有變,兩層車庫經過優化調整,所以增加了363個停車位是可以的。”
針對矛盾的焦點——花園原來就規劃有20多個露天停車位的問題,該樓盤業主認為沒有完全人車分流會影響小區行人安全,請求取消這些車位,改為綠化或康樂設施。為此,市城鄉規劃局相關科室于5月31日召集8位業主代表與開發商召開協調會,雙方同意取消花園里的露天車位,而業主代表也同意開發商申請的其他規劃調整。吳杰雄表示,按照審批程序,市城鄉規劃局還要根據開發商根據業主意見而修改的最新調整規劃申請進行公示。
記者隨后聯系上謝小娟及樓盤開發商有關負責人,他們對市城鄉規劃局協調的事項給予了確認。
公示就是希望利益相關方來提意見
近年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或因應市場變化,在售樓盤提出調整規劃申請的情況較多見,這也引發業主對當中會否存在“貓膩”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申請修改規劃并不容易,還要承擔業主反對以致申請“泡湯”的風險,開發商要承擔的成本較大。
容瑞釗表示,為了保證業主和開發商兩者利益的雙贏,市城鄉規劃局建議開發商盡量在樓盤銷售前完成好所有的修改。在提出修改之前,要確保方案是利于資源調配的優化,而且不能損害業主的利益(即使有損害也要作出相應合理的補償),這樣才能達到雙贏。
“對于業主來說,我們也希望能夠客觀理性地對待開發商的修改申請,對于修改方案不要持先入為主、全盤否定的態度,看到公示時可以先多咨詢規劃部門或者開發商,看看具體的修改涉及到哪些地方,是否真的影響到自身的利益,然后再理性地表達訴求。”容瑞釗稱部分市民現在有誤解,“以為公示就是批準修改了,其實我們公示就是希望大家來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