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 月5 日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的首個“環境日”。環境保護部確定2015 年“環境日”的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旨在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群眾基礎。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強力推進壓能、減煤、治企、降塵、控車、增綠各項環境治理措施,全市上下形成了治污攻堅的共識和自覺行動,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2014 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上一年增加29 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數減少15 天,六項大氣污染物平均濃度均實現較大幅度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36%、二氧化氮下降13%、可吸入顆粒物下降11.4%、一氧化碳下降11.1%、細顆粒物(PM2.5)下降12.2%、臭氧下降16.7%,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率12.2%,2015 年前5 個月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率達16.5%,我市被省政府評為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市。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環境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我市產業結構重、燃煤量過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空氣環境質量依然在全國74 個重點監測城市后10 位徘徊,整體環境質量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仍需持之以恒、長期不懈的努力。堅決向污染宣戰,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我市將以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為統領,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全力打好環境治理的攻堅戰和持久戰,為建設靚麗、繁華、宜居、和諧的沿海強市、為2016 年世界園藝博覽會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手段,倒逼嚴重過剩產能退出市場,加快市區周邊重污染企業關停搬遷。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機遇,實施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中心城市中心開花、京津冀協同發展破繭成蝶戰略,加快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二是打好控煤攻堅戰,減少燃煤污染。完成削減燃煤量任務,切實把燃煤總量壓下來。城市建成區全面取締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取締10 噸以下燃煤鍋爐,推廣潔凈型煤和潔凈高效爐具,控制散燒煤污染。加大對煤炭經銷、使用單位的執法檢查力度,把劣質煤擠出市場。開展燃煤發電機組越低排放升級改造、關停取締實心粘土磚瓦窯、“ 拔煙囪”等專項行動,降低污染物排放。三是突出重點行業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大力實施總投資231.8 億元的969 項污染治理項目,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改造,使各類污染源按期達到國家規定排放限值標準。四是強化協調聯動,全面治理面源污染。強化建筑拆遷工地和道路交通揚塵的管控,嚴厲整治礦山揚塵,全面治理各類散料堆場,狠抓露天燒烤和秸稈禁燒,加快提升油品品質,全面推行城市建成區黃標車限行措施。五是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深入開展“利劍斬污”和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偷排偷放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完善重點行業產能、能源消費權、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平臺功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倒逼環保不達標企業退出市場。
同在一片藍天下,保護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各級政府、各企事業單位、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責任。各級政府要真正肩負起環境保護的主導責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強化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管理,真正形成“ 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環保工作格局。各有關部門要真正肩負起環境保護的執法和監管責任。環保部門要充分發揮治污減排主力軍的作用,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環保隊伍。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全局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企業要真正肩負起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企業是污染排放的主體,更是環境保護的主體。各類企業要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強化環保責任,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加強節能減排,推動技術革新,加快產業升級,走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參與。每一位市民要增強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
同志們、朋友們,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動起來,向污染宣戰,爭做綠色生活的踐行者,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