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廳日前發布《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總體規劃》,提出實施“1516”科技示范工程,即:打造1個農業硅谷創新高地,建設50個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平臺,培育100個具有知名品牌的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壯大6個創新型農業產業;打造“一心兩區”的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即京南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硅谷),“兩區”即京西北綠色生態與精準扶貧功能區、京東南都市農業與高端食品功能區。
京南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將以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依托,以種業創新、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發創新、農業大數據分析與服務、食品加工創新、生態循環農業科技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重點,打造“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硅谷)”,形成科技示范帶建設的核心動力和強大引擎,實現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創新、孵化、示范和推廣,引領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京西北綠色生態與精準扶貧功能區,包括豐寧、灤平、興隆、赤城、懷來、涿鹿、淶水等7縣(自治縣),將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圍繞生態保護、水土涵養、精準扶貧,重點發展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的綠色農業科技示范產業。
京東南都市農業與高端食品功能區包括三河、大廠、香河、廣陽、安次、固安6個縣(市、區),將堅持創新、高端、品牌的理念,圍繞設施農業、都市農業、高端食品加工業,重點建設智慧、創新的都市農業科技示范產業。
規劃目標要求,到2020年,示范帶將引進培育100個標志性動植物新品種,制定100項涵蓋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的技術標準或規程,并實現轉化,在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方面實現新突破;集成示范轉化100項重大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綠色糧果蔬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主要畜禽良種普及率達到97%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培育100家擁有知名品牌、創新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達到160家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8%以上;建設以農業硅谷為主體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京冀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京津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平臺達到20個以上,共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農業科技服務平臺30個以上;建設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14家,其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達到6家以上,實現環首都14個縣(市、區)全覆蓋。圍繞高端蔬菜、有機林果、精致養殖、特色健康、營養食品、休閑觀光等特色產業,做強10個以上創新資源聚集、科技企業聚集、知名品牌聚集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