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2011—2020)》規劃出臺:此次規劃的空間范圍包括獅山鎮全域與丹灶鎮北部區域,總面積403.5平方公里。“之所以要推出此次規劃,是因為南海中部片區(南海高新區)已經成為發展新中樞,但原來各鎮街總體規劃已經不能滿足南海中部片區發展與管理的需求;同時,作為佛山國家高新區的核心園區,南海高新區區域產業地位提升,創新發展需求更強,更需要處理好城市與園區的關系。”佛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另外,佛山西站、一汽大眾南海項目、產業智庫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帶來南海高新區位、區域發展使命、產業升級、城市功能、空間結構的變化。
根據規劃,南海高新區將有三大變化,分別是從“都市邊緣”到“樞紐門戶”;從“產業主導”到“創新突破”;從“產業園區”到“綜合新城”。
另外,規劃還專門提到了佛山高新區的戰略目標,就是打造中國“制造業”城市創新的先鋒地區。“中國是世界"工廠",而佛山又是中國典型的"智造業"城市,所以理所當然要成為先鋒地區。”
亮點:南海高新區三大變化
南海高新區將有三大變化,分別是從“都市邊緣”到“樞紐門,從“產業主導”到“創新突破”,從“產業園區”到“綜合新城”。而這三大蛻變,則以勢不可擋之勢推進南海高新區完成自主創新發展,進軍全國先進高新區的行列。
從“都市邊緣”到“樞紐門戶”:南海高新區是珠三角擴大經濟腹地,努力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樞紐門戶。其中“樞紐門戶”將主要依賴佛山西站,作為輻射廣西、貴州、四川和云南等大西南地區的珠三角經濟腹地。
從“產業主導”到“創新突破”:南海高新區是珠三角制造業城市轉型升級的引領示范區,參與國際合作;同時是廣佛引領珠三角產業升級的新引擎和南海創新發展的突破點。從“產業主導”邁向“創新突破”開展第二次創業,形成“南海創新模式”。
從“產業園區”到“綜合新城”,則是作為“佛山副中心”,打造廣佛都市區西部副中心宜居城區,建設成帶動廣佛都市區西部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操作:“一核三心、一軸兩帶、五片區多組團”格局
如何執行該規劃?其中首先要求強化區域服務,突出樞紐門戶地位,比如說在交通上加強與南海、佛山及廣州中心間的便捷聯系。另外,在區域布局上,建立“一核三心、一軸兩帶、五片區多組團”的城鎮空間格局。“包括博愛湖公共服務中心、西站樞紐區域商貿中心、智庫科技科技服務中心、區域門戶發展軸、城鎮品質提升帶、城鎮產業發展帶以及獅山-小塘綜合片區、樞紐-羅村綜合片區、智庫核心產業片區、丹灶北產業片區和大南國桃園休閑片區等五個組團。”佛高區國土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至于另一個策略就是提升城市品質,包括對城市原生態的保育,文物古跡的保護,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及市政設施配套等。第三個策略則是科技創新引領策略,重點是構筑國際化先進制造業基地,包括打造廣佛西部汽車產業城,延伸汽車產業鏈。還有建設新光源產業之都和平板顯示產業基地。
而在當日的規劃發布會現場,相關負責人描繪了南海高新區城鎮近期建設空間格局,即“一核、兩鎮、三縱、四橫、五城、六湖、十園”。“其中一核是指博愛湖中心區(高新區CBD);兩鎮是獅山與丹灶;三縱為佛山一環西路、羅村大道、禪西大道-長虹嶺路;四橫是桂丹路、博愛路、獅山大道及佛山一環北線;五城是博愛湖中心城區、丹金新城、南海產業智庫城(高新區RBD)、佛山西站樞紐城、汽車產業城;六湖是博愛湖、孝德湖、仙溪湖、東湖、西湖、仙湖;十園是博愛湖公園、丹金中心公園、南海中央公園、孝德湖公園、大浩湖公園、西湖公園、佛山植物園、仙溪康城公園、東湖公園、康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