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兒莊區搶抓創建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機遇,按照“全域化布局、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的要求,打造全景臺兒莊,通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旅游廁所革命、加快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產業招商引資、完善旅游配套建設、建設旅游數據中心、深入實施“旅游+”工程,豐富旅游產品,提升景區品質和服務質量,形成“一核、一帶、一環、多點”的發展格局,實現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由古城游向全域游轉變,著力打造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2016上半年,接待海內外游客377.82萬人次,旅游消費總額達到26.79 億元,同比25.11%、24.95%。
做精“一核”。即臺兒莊古城景區。圍繞做靚古城核心龍頭景區,拓寬宣傳推廣渠道,積極組織各類營銷宣傳活動,在臺灣、東南亞國家等建立全年形象宣傳渠道。在提升現有客源基礎上,重點加大中長線、海外境外客源開發力度,抓好業態調整和引進,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內涵豐富、特色突出的精品業態;加大古城景區市場機制創新,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資模式多元化,積極籌劃集團上市。
規劃“一帶”。即運河風光帶。包括運河濕地、濤溝河濕地、雙龍湖濕地、南水北調水利風景區、萬年閘水利風景區、南閘漁村。突出運河沿線旅游資源,做好近水、親水、戲水文章,積極開發特色旅游產品;輻射沿運周邊鄉村旅游景點,打造戶外運動基地、療養院、度假村、游樂場等生態養生基地,著力開發田園民宿、生態民居、休閑度假、農事體驗、農業觀光等旅游產品,帶動鄉村旅游點全面提質升級。
打造“一環”。即57公里環城生態走廊。加快推進完善環城生態走廊沿線的驛站、旅游廁所、停車場等旅游設施建設,發揮環城生態走廊串珠成鏈作用,引導沿線鎮街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整合具備條件的農家樂、采摘園等資源,培育一批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形成鄉村旅游集聚區。積極組織開展騎行、馬拉松、鐵人三項賽等體育賽事活動,開發旅游項目,打造健康、競技等特色旅游產品。
完善“多點”。全面充實完善現有重點項目旅游元素,通過增加服務設施、服務項目,實現建設景區化、旅游全域化、產業融合化。扎實推進迪趣歡樂谷項目建設,加快動漫互動館、城堡、電影互動、經典作品展覽和銷售、演藝,以及購物中心、主題五星級酒店等建設。加快九星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大道等配套設施建設,規劃精品民宿,建設集垂釣、餐飲、游泳、滑草等為一體的休閑度假中心,達到國家3A景區標準要求;以黃邱山為中心,整合周邊旅游資源,形成文化體驗、科普教育旅游產品,提升服務功能,達到3A景區標準要求;挖掘憩園項目潛力,建設集休閑觀光、采摘、垂釣、生態休閑、汽車營地、餐飲住宿于一體的休閑度假區。推進祥和生態莊園建設,完成鳳凰島、露營基地、跑馬場、停車場等景點設施建設。啟動市民休閑中心建設,打造市民及游客休閑核心區域。加大文化產業園招商力度,積極推進非遺長廊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古城吸引力,形成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打造文化旅游新節點。依托新農聯合商業中心項目、貴誠集團社區鄰里中心,匯集特色餐飲、體驗購物、院線電影等旅游元素,構成可提供旅游服務的多功能商業綜合體。
實現“全域”。各鎮街要結合新型城鎮化改造、美麗鄉村建設、“鄉村記憶工程”等,積極發展特色旅游,開展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宜居小鎮、宜居村莊和鄉村旅游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城區設施建設要景觀化,將月河、蘭祺河、環城河打造成景觀河,凸顯水鄉特色;各鎮要彰顯地方特色,打造旅游特色小鎮、旅游特色村落,形成“村景交融、村景合一、處處是景、處處可游”的發展局面。提升完善省級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深入實施A級景區創建工程,到2017年底,全區A級景區達到12家,建成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省級旅游特色村15個,鄉村旅游品牌經營戶100家,星級好客人家農家樂100家;每個鎮爭取建成1-2處連片發展的鄉村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