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首個以自然生態資源為對象的保護與建設規劃——《云南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在昆明通過評審。
《規劃》覆蓋云南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以2012年為規劃基準年,規劃期限為2014至2020年。《規劃》突出保護優先原則,共5章,包括云南省生態保護與建設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總體布局,生態保護與建設主要任務,政策與保障措施。《規劃》明確,到2020年,云南省基本構筑形成“三屏兩帶一區多點”的生態建設與保護格局,森林覆蓋率達56%,森林蓄積量達18.5億立方米,林地保有量達2487萬公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物種保護率達90%,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5%,城市建成區綠化率達36%等主要指標。
來自中科院、云南省環境科學院、省林業科學院、云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省政府研究室、省委農辦的專家認為,《規劃》較好落實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年)》對云南的總體要求,同時兼顧了與《云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云南省生態功能區規劃》以及云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規劃的銜接,提出了符合云南實際的目標和任務,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對云南生態保護與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豐富的自然資源、生物多樣聚集以及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并存的特征,決定了云南省在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在《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年)》中,云南被納入長江中上游地區和南方山地丘陵區,在充分考慮全國主體功能區布局基礎上,明確云南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為: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屏障、哀牢山—無量山生態屏障、南部邊境生態屏障、滇東—滇東南喀斯特地帶、干熱河谷地帶、高原湖泊區和其他點塊狀分布的“三屏兩帶一區多點”區域。此外,還明確了各區域保護與建設的主要措施,旨在構建起覆蓋全國主體功能區分布于云南的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及云南6個二級分區的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