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采訪了正在北京積極開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工作的烏蘭察布市區域合作辦主任王會雨,他介紹說:“今年一季度,已簽署協議36項、在談項目45項,簽署項目總投資71.71億元。一個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項目的快速推進,使得烏蘭察布市正在成為承接首都產業轉移的‘橋頭堡’。”
烏蘭察布市把2016年作為“承接首都產業轉移攻堅年”,充分發揮京蒙對口幫扶的體制優勢,努力在主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上取得重大突破。
烏蘭察布市委書記王學豐說:“大力承接首都產業轉移,融入首都經濟圈,是新常態下烏蘭察布加快發展的動力之基、活力之源。”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2016年烏蘭察布市著力打造政策“洼地”,優化發展環境,承接首都外溢產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下發了《關于做好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若干政策意見》、《烏蘭察布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市級領導牽頭負責的專項推進組,從制度上、組織上保障這項工作順利推進。該市因地制宜出臺了包括項目審批、建設規劃、工商注冊、融資支持、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一攬子優惠政策,明確了產業承接工作重點、合作范圍、保障措施等,既為當地的干部跑項目、找合作指明了方向,也給落地企業吃了定心丸。
去冬今春以來,烏蘭察布市面向首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招商活動,多次到北京市13個區走訪對接。市、旗縣兩級都成立專門機構,抽組專人,聯絡接洽北京市有關部門和企業,以誠信打動企業,以實力吸引企業,加快產業承接的步伐。
一季度簽約落地和正在接洽商談的項目涉及服裝加工、農畜產品加工及種養業、汽車制造、信息服務、文化旅游、公共服務、冶金化工、能源開發、商貿物流、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等領域。項目洽談涉及到北京市13個區的41家企業。
同時,烏蘭察布市按照做強園區,引進大項目、好項目的目標,不斷推動優勢項目集群發展,構建“縱向成鏈、橫向成群”的發展格局。目前,全市11個旗縣市區用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平臺”規劃面積為497平方公里,已經建成中關村科技園、大興—烏蘭察布產業園等14個特色園區,建成面積達206平方公里。
今年3月15日,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與北京金地世宇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簽訂了總投資1.2億元的新能源低速電動汽車項目,主要研發生產公用多功能巡邏車、家用經濟型代步車、旅游觀光車等五種車型。這一項目的落地填補了烏蘭察布電動汽車制造業產業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