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關于自貢中心城區交通緩堵保暢體系建設的議案辦理實施方案》經自貢市第十六屆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方案》希望通過5年努力,形成健全完善、相互有機銜接的城市動靜交通規劃體系,層次分明、各項功能較為完備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系統,科學合理、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交通管理格局,最終形成與城市協調發展的多層次、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緩解和改善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現狀調查
去年機動車保有量36.65萬輛
馬康家住南湖公園附近,在自流井區檀木林街附近上班的他,每天一來一回要花1個多小時,“雖然都是在城區,距離也不遠,但是堵車真是讓人傷心。”
近年來,由于自貢市中心城區規模與人口不斷擴大,城區出現了道路不暢、交通擁堵、停車困難、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尤其是中心城區的丹桂大街、檀木林街、五星街、富臺山隧道等路段,車輛高度集中,交通擁堵問題突出,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調查顯示,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機動車增速過快,道路車流量日益增大。截至2015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36.65萬輛,中心城區8萬余輛。然后是中心城區路網結構不合理,道路資源供應缺口大。由于歷史和地理條件等原因,自貢市城區被釜溪河分成南北向,新老城區必須跨橋通行,富臺山隧道、水涯居大橋、簸米灣等南北連接段交通擁堵情況嚴重。全市主干道路路面狹窄、錯位交叉口多、瓶頸路多、立交橋少、紅綠燈多,交通基礎建設投入明顯滯后于城市發展,老城區尤為突出。
停車位建設嚴重不足,占道停車現象嚴重,進一步加劇了交通擁堵。加之城市公交等配套服務基礎設施發展滯后,公共交通使用情況不容樂觀。以及道路建設維護投入不能滿足現實需求,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薄弱,城市交通管理執法能力有限等,都從各個方面加劇了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
發展軌交
實施10個街區更新改造
針對這份議案的辦理情況,《方案》提出要科學規劃,統籌推進交通緩堵保暢體系建設,實施公交優先戰略,編制完善《自貢市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繼續實施城市道路暢通工程。
未來5年,自貢將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提升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質量。在公共交通項目建設方面,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強化公交專用道規劃和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軌道交通為骨架,以快速公交和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結合高鐵車站和公共交通樞紐站布局探索快速交通系統(BRT)等新型大容量公共交通建設。
在道路交通項目建設方面,到 2020年底,全面打通一批“斷頭路”,形成道路“微循環”。加快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實現中心城區平均路網密度8.3公里 /平方公里。積極探索建設立體停車場,適度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以及促進城區老街道路暢通,實施珍珠寺、大安老街等10個街區更新改造。
動靜結合
智能交通遠程疏導指揮調度
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管理水平還必須得跟上。《方案》要求加快構建緩堵保暢長效管理機制。首先得加強交通動靜態管理,優化道路交通組織。未來,自貢將不斷優化信號燈設置、調整信號燈配時,提高路口通行率。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推進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建設,設置電子誘導通行提示標志,提高管理水平。強化信息發布和交通誘導,實時引導交通流,有效減少和降低擁堵。改造和完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和標識,實現智能交通遠程疏導指揮調度。試點建設潮汐式智能交通燈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積極推進智能停車系統建設。
《方案》要求優化公交運行線路,增加換乘到達,減少線路重復;強化公交運營管理,推行公交限時免費換乘等。加強停車收費管理,加快推行差異化收費制度;加快建立停車誘導系統,實現空車位快速查找和停車費自動支付,提升停車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