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欠發達欠開發,經濟社會發展既需要趕超,又需要轉型;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態美,不允許再走先發展后治污的老路,但新路又在何方?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IT界風起云涌,云計算、大數據產業悄然崛起,被稱為第四次產業革命。貴州認定了新路之一就是發展大數據產業。
要建國內一流的數據資源中心
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大量機柜24小時運轉,需要廉價的能源供應,需要散熱的涼爽天氣,需要現代的技術和人才。前兩者貴州優勢獨具:水電火電互補,能源供應穩定;黔中海拔千米,盛夏氣溫一般都在30度以下,涼風習習,夜晚還要蓋薄被子。后兩者雖然不足,但通過努力可以彌補。于是,發展大數據產業,被認為是貴州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需要,對推動貴州工業結構調整、加快貴州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打造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2014年,僅一年時間,貴州省就密集出臺了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意見和規劃綱要(2014-2020年),出臺了信息基礎設施條例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實施方案,走在全國前列。
按規劃要求,到2015年,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引進10家左右大數據存儲管理、分析處理先進企業和若干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龍頭企業,基本形成大數據產業配套體系。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引進和培養2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到2017年,建成國內一流的數據資源中心。引進或培育30家大數據龍頭企業、500家創新型大數據相關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引進培養5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到2020年,貴州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吸納就業20萬人。
“云上貴州” 風起云涌
一片“云”,在空中徘徊,停于貴州,落于黔中,分為7朵。
雖然僅一年多時間,但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大干快上, 已初具雛形,“云”起“云”飛。
中國三大運營商“云”集貴安新區。2013年四季度,在貴陽和安順市之間的貴安新區,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移動貴州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貴安云計算基地三大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10億元。建成后服務器將超過200萬臺,形成以云計算基地為基礎、輻射周邊的產業區集群,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發展。
“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正式開通運行。系統平臺包括電子政務云、工業云、智能交通云、食品安全云等。去年10月,“云上貴州”雛形初現。電子政務云下的貴州省政府網上辦事大廳,已納入行政許可事項310項,非行政許可28項,行政服務409項,個人出國護照也可在網上辦理。通過“云上貴州”平臺,人們可以看到大數據在平臺上的各項內容,比如每天車道收費情況,景區人流量、車流量以及氣象變化等各種詳細數據。
2014年,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460億元,同比增長62%。電子信息企業共1721家,新增大數據及關聯產業注冊企業263家;出省帶寬同比擴大1倍多;貴陽、遵義、安順、貴安新區本地網并網升位,實現通信同城化。
今年2月,工信部在全國首個批準創建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貴州省將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資金”、“云計算創業投資基金”和“呼叫中心產業發展資金”,每年財政資金投入總量不低于5億元,重點支持大數據、云計算重大應用示范類和創新研發類項目。
金融支持“知本”變“資本”
大數據企業一般有技術,但缺乏固定資產抵押,貸款較難。近年,人行貴陽中支聯合相關部門下發了《貴州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促進專利權持有企業實現“知本”轉化成“資本”。還配合省知識產權局出臺《貴州省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補助管理辦法》,明確了補助對象、補助范圍、補助標準和補助方式,融資難融資貴得到了較好解決。
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人行貴陽中支通過下發貨幣信貸工作指引、定期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行長聯席會議等形式,指導金融機構支持發展大數據產業規劃,落實中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發適合高新技術企業需求的融資產品,加大科技金融創新力度,為符合條件的大數據企業給予信貸支持。截至2014年12月末,貴州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16.5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6.9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22.4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0.36%。已有5家金融機構成立了從事中小科技型企業服務的專業分(支)行。部分金融機構創新推出了“知識產權貸款”、“股權貸”、“科技鏈助力貸”、“科技創業貸”、“藥品專利權質押貸款”等信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