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具有“中國西部達沃斯”美譽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克拉瑪依論壇在完成各項預定議程,簽下625億元人民幣的合作項目和意向后落下帷幕。
會議期間,來自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500余名嘉賓政要、智庫和企業代表圍繞“共商、共建、共享——區域合作與產業發展”的主題,探求推進合作交流的嶄新途徑,深度解析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密碼”,增進了理解和認同,加深了互信和友誼,匯聚了更多思想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創新的力量,為推動區域合作與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傳承古絲綢之路的精神并使其煥發出了新的時代魅力。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可持續發展基金會主席伊薩姆·沙拉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把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這一論壇對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2015年舉辦的中巴經濟走廊(新疆·克拉瑪依)論壇的升級版,本次論壇在“1+7”(1個主論壇+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合作、信息產業、制造業、園區建設、人居環境與城市發展、文化產業7個分論壇)模式下,各參與方開展了更深入地交流和探討,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本次論壇簽署了總金額達625.791億元的28個重要合作項目和意向,涉及城市交通道路建設、水處理、園區建設和工程基建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信息產業、金融產業、新能源產業等領域, 以及教育、醫療、氣象、文化產業等領域。
克拉瑪依市市委書記陳新發在閉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本屆論壇主題凸顯了開放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的科學理念,體現了絲綢之路精神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表達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人民的共同愿望,必將成為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責任、命運共同體的良好平臺。
陳新發表示,克拉瑪依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不僅要做率先發展的典范,也要做開放發展的典范。克拉瑪依論壇將成為克拉瑪依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克拉瑪依的紐帶和窗口,為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在閉幕會上致辭時表示,“一帶一路”是沿線國家的共同事業,要實現其愿景和目標,須各方通力合作,相向而行,一齊朝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終極目標邁進。
趙白鴿建議,論壇閉幕后各國應關注雙方合作中的項目規劃、投資需求與意愿,形成可操作合作計劃;各國應盡快建立“一帶一路”建設的組織框架,充分發揮各國商會的作用,建立專家委員會和共同主席制度,形成高效的操作團隊,為企業合作提供系統性服務與支持;充分利用新型現代化通訊技術,促進信息聯通,建立高效的互動模式;積極籌備一帶一路聯盟組織,充分發揮該組織在沿線各國的項目協調、督導和評估功能。
據了解,下一屆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克拉瑪依論壇將移師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