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企業、機構、單位往哪遷?
目前天津以及河北各地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像保定甚至提出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來承接北京的企業、大學和機構;天津劃出了100多方公里,也要承接北京的高科技企業。
不過天津和河北想要的北京不一定愿意給;而北京想給的,天津和河北不一定要。
如何看待北京非核心功能轉移,如何看待各地不同的想法,如何做好設計,21世紀經濟報道(下稱《21世紀》)近期專訪了國家發改委國土所所長肖金成。
做減法不要做加法
《21世紀》:現在北京非核心功能要疏解出去,有哪些功能可以疏解?
肖金成:北京現在有兩部分功能——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應該保留在北京,非首都功能應該疏解出去。現在問題就是,哪些是首都功能,哪些是非首都功能。
首都功能,大家在認識上是比較一致的,就是北京具有"四大中心"功能。分別是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我認為前兩者是核心功能,后兩者是由核心功能衍生出來的。北京是政治中心,肯定也是文化中心,另外北京保留了眾多歷史文化遺產,旅游資源也很豐富;還有,北京集中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創新能力較強,作為科技創新中心也是必然的,所以這兩個中心也應該是首都功能。
但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并不必然是首都功能,而是首都功能衍生出來的。不是首都也可以搞科技創新,不是首都也可以成為文化中心,所以它(們)是派生的,衍生的。
《21世紀》:北京作為金融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功能是否也要疏解,比如說各大銀行、央企總部都在北京,天津近期研究了未來科技城,想承接北京企業,對此怎么看?
肖金成:最終結果是由市場決定。當然政策可以鼓勵這些企業疏散到天津或者其他地方,但不能強制它疏散。
現在要這些企業轉出去,只能是鼓勵,政策要做減法不要做加法。有企業要來北京,我可以不讓你進來;但人家已經來了,不能強制把其趕走。
《21世紀》:好像很多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早已在轉移,比如北京南苑機場要搬到新機場,301醫院搬遷到涿州,農產品批發市場部分搬遷到保定,這些算都定型了吧?
肖金成:北京的工業企業外遷也不是現在,很早就開始了,因為北京的空間有限。
當然企業要在河北尋找新的空間。河北也希望北京的一些企業過去,帶動經濟的發展,習總書記疏解首都核心功能的講話,能促進、加快這個轉移。第二,北京市也會采取措施鼓勵這些企業搬出去。
大的方向定了,比如說批發市場啊,還有醫院啊,應該都沒問題。比如像服裝批發市場,河北很多地方在搶,這個本來都是帶有競爭性的產業,有地方搶,這是好事。
但是,還有一些確實帶有污染性的產業,至于疏解、轉移還是淘汰,看它能不能找到落腳點,確實有污染的企業不能放在保定,也不一定轉移到河北。
《21世紀》:在高校方面,保定、廊坊、滄州、渤海等地都在爭相規劃或建設自己的大學城,北京的昌平、房山區也有,但好像都不成功,對此怎么看?
肖金成:照目前來看,北京的單個高校全部搬到哪個大學城也不太現實,畢竟建個大學也不太容易。本科搬出去,研究生院也搬出去,這是可以考慮的。因為北京也沒有地方了,擴建就要到河北去。但也要有規劃,不能想到哪就到哪,想多大就多大。
工業企業必須搬移出去
《21世紀》:北京目前制造業企業不多了,燕山石化、現代汽車、奔馳汽車等是否也可以搬走?
肖金成:要按照市場化的方式推進。科研機構如果想要擴大規模,尋找空間可以到外地去,不想擴大規模,原地不動也沒多大關系,不是說一定要走。
但是,我認為工業企業必須要搬走,一是因為環境污染比較大,占地比較多;二是因為綠地、農田不斷減少,環境不斷惡化。對北京的工業企業要控制增量、調整存量。
但搬遷工業企業不能一概而論,不能說北京需要把所有的工業企業都搬走,一個不留。我們以前也說過,北京這個城市,它有一定區域,你不能說它屬于北京,它就在北京,它只是歸北京管轄。那亦莊劃到廊坊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搬了?這些都是相對的。
《21世紀》:現在幾乎每個地方都在搞規劃,只保定就確定了1149平方公里的34個重點園區,甚至要比北京城區還要大,這個問題您怎么看?唐山、承德包括秦皇島準備承接一些北京的功能,您怎么看?
肖金成:我認為, 河北的問題就是比較分散,每個縣、每個鄉都有工業園區和開發區,在自我競爭。實際上河北各市只需要把一個區搞得很完善,再把規模擴大一些,就行了。所以保定規劃一千多公里的園區根本不需要,一千平方公里如果可以承載一千萬人的話,保定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進去。
唐山的空間比較大,新區的環境也比較好。原來的企業發展不理想,利用此次機遇,可把曹妃甸新區發展起來。秦皇島的條件很好,高科技企業、先進制造業和文化教育產業都有很強的吸引力。
盡快修城際鐵路
《21世紀》:"十一五"北京到保定城際鐵路有規劃,但一直沒設計,為什么現在不提了?
肖金成:大家原來認為保定可以通過京廣高鐵連接北京,結果事實上只有幾趟車通過保定。
這種情況叫通道功能,保定只是一個通道,很不方便。需要提前買票,上車很耽誤時間。就像我到天津,路上走半個小時,到車站,從換票到候車,到上車等著一小時都不夠。不能說交通很方便,算下來需要兩小時時間。
我們所說城際交通就是無縫連接,和地鐵無縫連接,可以隨時上下車,全程僅需十幾分鐘半個小時,非常方便,隨到隨走。
所以北京到保定,不能有了京廣高鐵,一天幾趟車就行了。而且高鐵站離市區很遠,到市區也不容易,所以我們所說的城際交通絕對不是連接大都市的京廣、京滬線,城與城之間應該是無縫連接的。如到保定,到廊坊,到天津,到秦皇島,可以隨時轉車。
但北京到其他城市的城際鐵路政府還沒有進行正式規劃,所以沒有建。
《21世紀》:那現在需要盡快規劃好北京到保定城際鐵路,要做好頂層設計對吧?
肖金成:現在京津冀一體化是個契機,可以盡快把這些提到議事日程上,現在只是在學者層面,還沒進入到政府的決策層面。
京津冀一體化需要頂層設計,如果沒有頂層設計,誰都能把自身利益訴求寫進規劃。這時需要頂層設計,要把21萬平方公里做一體化考慮,不能你考慮你的,我考慮我的,大家誰也不相讓,搞權益分配,這是不行的。規劃要有權威性和約束力,規劃的科學性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