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衡水故城縣緊緊圍繞創建省級園林縣城的目標,依托實施縣城綠化改造提升工程,著力構建以公園廣場為點、以道路綠化為線、以綠地綠廊結網、以環城林帶為環的城市綠化新格局,加速推進綠色生態縣城建設。
精建細管,提升綠化水平。按照“冀東南生態宜居運河文化名城”的總體定位,故城縣將園林綠化與歷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機結合,特聘請上海同濟、青島北洋、河北正坤等高端規劃設計院對縣城綠地系統、水系景觀、公園廣場進行專項設計,并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借助春季植樹造林活動,他們相繼完成了沿廣交西路、運河大橋引線、邢德公路等縣城周邊400米的環城區綠化景觀帶,建成了鄭昔線、鄭清線、裘皮大道等縣內交通主干道兩側寬100米的通道綠化林帶。他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城區26項綠化工程公開招投標,大力開展省市級園林單位、小區創建活動,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義務植樹和綠地認建、認養、認管活動。該縣還扎實推進建管分開、管養分離舉措,著力健全完善部門分包、門前三包、督查問效及監察追責等綠化管理長效機制,初步形成了“全民種綠、綠滿城鄉”的濃厚氛圍。
因地制宜,創新綠化模式。立足增綠、擴綠、護綠,故城縣積極探索縣城綠化新模式,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效果。縣財政列出專項資金,對縣城綠化給予每年每畝200元的補貼。他們積極鼓勵企業、集體、個人大面積流轉縣城周邊土地,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造林綠化,走出了一條“土地流轉+大戶承包+專業造林”的新路子。通過土地流轉、大戶承包開展專業造林,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均達90%以上。借助自然景觀、地勢地貌,他們就地實施綠化改造工程,新建的杏林公園、森林公園、南湖公園等主題公園,力促生態與景觀完美融合,成為創園添景的典范。他們在城區進出口及42處街角綠地栽植了姿態油松、紫葉李、金葉女貞等觀賞型苗木,呈現出喬灌高低搭配、花草紅綠相間的絢麗景觀。該縣還依托鄭口排渠、堤口渠水岸水面,大力實施綠化改造提升工程,實現了生態景觀由園林向園藝晉升,為城鄉群眾創建了良好的人居環境。
點面并重,打造綠化精品。故城縣牢固樹立精品理念,堅持“綠隨路走、路通綠成、綠美結合”的思路,對城區每處街道、廣場、公園均反復論證、精心雕琢,力求建一項工程、出一件精品、成一處亮點。他們在幸福路、工業路、邢德公路城區段、京杭大街、揚帆大街等縣城主要街道,新建起12處街頭游園綠地,達到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景觀效果。同時,通過對龍湖公園、怡水公園、迎瑞廣場等進行全面改造,有力地提升了公益設施的內涵和品位。他們新建了環縣城生態防護林帶,與千畝森林公園、衡德高速故城引線防護林相對接,具有了城市“綠肺”功能。該縣還注重城區、園區、居民社區和沿街庭院同步同標準綠化,對透視圍欄、花架、門店屋頂、停車場采取立體綠化,確保縣城呈現“廠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交錯掩映”的靚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