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4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到洛陽調研。他希望洛陽發揮優勢、搶抓機遇,遵循規律、狠抓關鍵,抓好隊伍、夯實基礎,努力在轉型中加快崛起。
盛夏入伏,赤日炎炎。郭庚茂頂高溫、冒酷暑,先后來到洛陽市宜陽縣、洛龍區、偃師市、伊濱區、高新區、澗西區,深入企業車間、項目園區、鄉村社區實地察看,與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流。
郭庚茂十分關注洛陽老工業基地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創新。中信重工是全國最大的礦山機械與水泥設備制造企業,13日下午,郭庚茂到中信重工高端裝備制造工業園考察。了解到中信重工在低速重載大功率變頻方面取得突破,能夠與國際知名企業同臺競技,郭庚茂高興地說,這一突破是決定性的一步,是革命性的躍進,這不僅是克服困難的應急舉措,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中信重工的技術水平,適應了未來發展的需要。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研發及生產的高科技能源公司。企業負責人介紹說,由于技術領先,中航鋰電產值大幅增長,產品供不應求,很多老客戶甚至跑到廠里等貨下線。郭庚茂幽默地說,你這就是成功的“煩惱”啊!我們提出擴亮點,這就是最典型、最好的亮點。在中航光電,郭庚茂詳細了解微矩形、防雷系列連接器的性能、用途等,他指出,產業產品的智能化離開不信息數據的連接、轉化,光電技術產業大有可為。
海斯迪能源科技公司從深圳轉移到宜陽后,克服了制約企業發展的土地、人力等生產要素障礙,其生產的聚合物鋰電池廣泛應用于移動電話、電動車、智能電網等領域。看到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郭庚茂對企業負責人說,隨著智能手機、消費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企業的發展空間也更加廣闊,希望你們依托鄭州航空港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加強與知名手機品牌的配套,把企業做大做強。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以智能裝備及工業機器人、現代服務業為定位,建有云計算、工業設計、軟件測試、智能裝備等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孵化育成、技術支持等增值服務。目前,已有中科院自動化所等一批國內知名院所和科技企業成功進駐,吸引了部分海歸高端人才前來創業。郭庚茂饒有興致地觀看科技產品展示,稱贊他們在科技創新上闖出了路子、作出了示范、提供了樣板。他指出,科技創新是調結構、穩增長、保態勢、提升競爭力的根本動力。你們的實踐充分證明,發展中大省、工業基礎薄弱的大省,在科技創新上也可搞出大名堂。要加強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充分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洛陽擁有眾多科研院所,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17萬名。調研中,郭庚茂多次詢問科研人員落戶這里最希望政府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他強調,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大課題。各級政府要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創造好的環境條件,千方百計把人才聚起來,為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宜陽縣商務中心區迪尼斯購物城項目,通過龍頭企業來興辦城市綜合體,將電子商務、兒童游樂、工業品交易等結合起來,培植新的商業經濟增長點;麥達斯鋁業的新型材向高端化、高質化、終端化發展,技術含量高、產品效益好;偃師產業集聚區的三輪摩托車產業規模宏大、產銷兩旺……所到之處,看到河洛大地競相發展,郭庚茂感到十分高興。
調研中,郭庚茂來到偃師市岳灘鎮岳灘村,了解基層四項基礎制度運行落實情況。得知該村每周開一次矛盾糾紛排查會、多年無上訪,村干部每天輪流值班、為群眾代辦有關證件和手續時,郭庚茂表示滿意。看到省委書記來到了村里,正在廣場納涼的群眾紛紛圍攏過來,郭庚茂詢問大家日子過得怎么樣,知不知道基層四項基礎制度?村民尹同舟流利作答,連聲稱贊四項制度十分管用,干部跑腿,群眾省心,我們非常擁護。郭庚茂鼓勵村民繼續發揮好主體和監督作用,并祝他們家庭幸福、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洛龍區開元路辦事處定鼎門社區,了解到社區黨總支認真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積極落實基層四項基礎制度,創新服務資源供給模式,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郭庚茂叮囑他們要總結經驗、繼續探索、當好示范。
14日下午,郭庚茂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洛陽市工作匯報。他指出,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洛陽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總體很好,干部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許多工作亮點紛呈:經濟運行緩中趨穩、趨勢向好,結構調整實現突破;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強化,干部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今非昔比。希望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好的局面,齊心協力,積極作為,為洛陽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團結奮斗。
郭庚茂強調,去年以來省委相繼召開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全面依法治省、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總體部署,構成我省貫徹落實“四個全面”的完整布局。洛陽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在落實中有創造、有發展。根據當前情況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要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努力在轉型中加快崛起。洛陽是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張名片,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幾年洛陽發展面臨一些壓力和挑戰,新情況、新壓力下要有定力,無論是對自身條件還是對外部環境都要有清醒認識。洛陽發展有基礎、有潛力、有能力,具有工業基礎好、科技資源豐厚、環境優越等優勢,理應發展得快一點、好一點。洛陽應該充分發掘利用好自身優勢,使之成為加速發展的有力因素和條件。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直接原因是需求不足、深層次原因是結構性矛盾突出、根本性原因是體制機制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但也要看到一些積極因素依然存在,產業轉移方興未艾,全球范圍內人才、技術、資本的流動性增強,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給各地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洛陽干部既要清醒看到挑戰和競爭,又要看到優勢和機會,把壓力變成動力,把挑戰看成機遇,下定決心在轉型中奮力崛起。
二要遵循規律、狠抓關鍵,靠實干巧干實現崛起。有條件有機遇能不能做得好,關鍵要抓對點、領對路,按客觀規律辦事,抓住抓好關鍵環節,找準制約點,解好扣,既要干,又要干得巧,用較少的投入產生較大的效果。省委提出要聚焦實施三大國家戰略規劃,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構建“一個載體、四個體系”,抓好“四個一”“五個點”等,實踐證明這些思路舉措符合河南實際、是正確的,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抓落實、務求實效。
抓對點、領對路,要突出重點。洛陽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實行全面開放,擴大招商引資,積極引進人才、項目、技術,切實抓緊抓牢、抓出成效。二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把自己的優勢和外在的力量結合起來,不僅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而且推動體制創新、經營模式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三是抓住關鍵要素。無論是創新發展還是轉型升級,最要害的因素是人才。要下氣力進行研究,創造聚人才的條件和環境;加大勞動力培訓力度,培養高素質、有技能的勞動者,提升人力資源水平。
抓對點、領對路,要把握好幾對重要關系。首先是產城關系。產業是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依托,必須產城互動。洛陽要跨越發展就要有產業支撐,否則只能維持現狀而不能做大。其次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系。制造業是基礎,服務業是條件。制造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發展最核心的決定性力量。發展制造業必須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協作配套體系。其三是主導產業與補充產業的關系。哪些產業是“骨架”、哪些產業是“肉”,哪些產業帶有全局性、哪些產業是局部性的,要區分清楚。其四是傳統支柱產業與創新產業的關系。就是要把握好先進性和經濟性的關系,做到技術的先進性和經濟性的統一。既要有“名”,即技術的先進性;更要務“實”,即經濟的可行性,創新最終才有競爭力、有效率。其五是富民與強市強縣的關系。有些產業是富民的,但強不了市、縣,有些產業能強市強縣,但富不了民,要把握得當。
抓對點、領對路,在產業發展戰略上要把握“一個基點、三個對接”。“一個基點”,即著眼競爭,沒有競爭力說得再好也不行。“三個對接”,即推動生物資源與終端消費品雙向對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化石資源與終端消費品雙向對接,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推動資源綜合利用與循環經濟產業鏈對接,開發“城市礦山”,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
抓對點、領對路,還要走出產業發展主攻點選擇上的困惑,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在空間上堅持分類指導。就是根據各地、各個層次條件的不同,選擇自己應當抓的重點產業。在空間上應該分為三個層次,各做各應該做的事情。中心市區是核心區,應當打造成白領密集區,發展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不能再搞有污染的工廠等;周邊縣區是核心區外圍,可以發展一些傳統支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深山區、農區要與當地的資源開發結合起來,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培育自己的優勢產業。要根據產業規模和承載力來規劃產業和城鄉布局。二是在時間上堅持長短結合。近期要抓亮點、擴投資,以此來穩增長、保態勢;中期要建支撐,明確哪些產業可能成為主導產業,加快培育,使之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遠期要抓趨勢,打好基礎,為未來發展贏得戰略主動權。
三要抓好隊伍、夯實基礎,靠加強黨的建設為加快崛起提供堅強保證。始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黨的建設。要自覺堅定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管黨治黨新成效推動發展新跨越。一是抓隊伍。當前洛陽正處于攻堅轉型的關鍵時期,要繼續解決好干部隊伍問題,培養一支能打硬仗、善于創業的隊伍。二是抓制度。樹立法治思維,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制度,嚴格按規矩、按規則辦事。當前要認真推進落實“4+4+2”黨建制度體系。三是持續不斷地抓作風。要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和實的作風促進各項工作部署的落實。四是堅決懲治腐敗。以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以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著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陳雪楓,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李文慧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