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陜西實施意見》,要求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以推動陜西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快實現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
《實施意見》明確對14個領域共100個項目提出具體建設要求,涉及總投資8041.79億元,通過重大科技創新、智能制造、工業強基、工業品牌建設等重點任務,強化工業基礎,注重集成應用,加快陜西省制造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針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航空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電力裝備、節能環保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集成電路、智能終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生物醫藥產業及醫療器械等領域部署具體項目,明確建設內容和建設時間,落實負責部門和建設地。其中涉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共10個項目,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擴能項目提出建設內容和發展要求: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積96萬㎡,購置設備2922臺(套),完善整車四大工藝生產線,以及相應配套設施,新能源汽車“秦”產銷能力達到10萬輛。
同時,圍繞“一帶一路”,以優進優出為方向,積極推動國際產能合作為重點任務,制定實施陜西制造業“走出去”實施方案。積極開拓美國、日本、韓國等市場,推動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特色消費品出口,布局建設一批國際合作工業園區,承接裝備制造、化工、食品、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到海外發展,著力將陜西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