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搶抓機遇,創新電子商務應用,建立了一站式推廣、平臺化運營、網絡購物與會展經濟相結合等模式,引領社會消費習慣,有力地促進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目前已涌現出以合肥榮電、仙臨農業等代表的一批電商企業,2015年實現網上銷售額14.5億元(其中,榮電小家電“雙11”銷售近億元)。
電子商務載體建設不斷加快,掛牌成立了全省首家快遞產業園——合肥快遞產業園,八家品牌快遞企業入駐園區,引進了寶灣物流合肥(華東)高端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項目、創新電商經營模式的華商國際食品城等項目,使高效、便捷的物流倉儲與區域內商貿物流體系無縫對接,形成電商、傳統商貿融為一體的新一代專業市場。
制定出臺扶持政策
下發《肥東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發展規劃(2015-2017)》《肥東縣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扶持政策》《促進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發展的扶持政策》《肥東縣“農村淘寶”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以及《扶持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等文件,縣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引導資金,圍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產業,對電商產業園、電子商務進農村等方面進行專項資金扶持。
堅持領導高位推動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主要領導就電商發展開展專門調研,并召開推進大會;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多次深入電商企業調研,組織相關部門、鄉鎮(園區)參觀考察義烏電商示范區建設、定遠縣“農村淘寶”項目建設,組隊參加商務部電商專題培訓。圍繞大學生村官、有意向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及農業專業合作社等群體,專門開展全縣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會,并通過省、市、縣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我縣電商工作動態,普及電商知識,提高電商創業意識,培養電商專門人才,著力營造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環境。
搭建電商發展平臺
依托合肥榮電等知名電商企業,經濟開發區“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5月8日獲市政府批復同意。未來3年,將規劃建設面積達300畝的互聯網生態產業園,形成電商相關企業100家、產出超百億、稅收3億-5億元的集聚規模,打造集技術創新、規模發展和市場應用于一體的百億級互聯網產業集群。
目前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與杭州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合肥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本著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的原則,引導縣域電商企業搭建行業交流平臺,進一步密切政企關系。2016年年初,肥東縣電子商務協會成立,并舉辦了縣域電商高峰論壇,現場150名電商協會會員直接對話中國科技大學電商專家,共同探討電商創新發展之路。
助推電商開拓市場
肥東縣農業優質資源豐富,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0家,傳統食品如仙臨空心掛面、公和堂獅子頭、梁園小鱉、石塘驢巴等備受縣內群眾贊譽。為解決“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現實困境,積極創造條件幫助企業解決銷售難題,通過合肥網絡購物節、合肥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商務部夏秋(冬季)農產品網上購銷對接會等線上平臺,擴大肥東特色農產品銷售市場;大力支持肥東名特優農產品加入淘寶、蘇寧等特色中國·安徽館線上展示和銷售。在剛剛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上,肥東縣參展的“谷香緣”系列有機大米被評為金獎。
完善物流配送體系
位于撮鎮鎮的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是全省唯一以商貿物流業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開發區,已有八家快遞企業入駐,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承擔合肥市70%的快遞物流分撥業務;完善和規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網點,全縣累計建成3個配送中心,147個鄉級店,532個村級店,實現全縣331個村全覆蓋。加大郵政網點服務網絡建設,建成郵政網點30個,村郵站96個,郵掌柜站點120家。今年肥東聯合阿里巴巴,強力開展“農村淘寶”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1個縣級服務中心,56個村級服務站點,依托菜鳥物流的優質資源,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品質,帶動工業品下鄉、促進農產品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