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開的省委中心組學習會上,省委書記趙克志強調:“要主動奮發作為,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實現轉型發展。全面堅持和實施協同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主戰略,重點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化改革開放,搞活縣域經濟。”作為河北首批省直管試點,辛集市如何實現率先改革率先發展?日前,記者采訪了辛集市人民政府市長巴利凱。他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中心組學習會精神,緊緊抓住省直管試點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機遇”,緊密結合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全民創業“兩大熱潮”,充分挖掘自身潛力,集中力量穩增長、調結構、治污染、惠民生,實現“四大跨越”總目標。
巴利凱說,辛集市將按照“三個精準”要求,對接京津產業轉移。各級各部門以開展“四百入辛”活動為抓手,突出產業升級、園區開發、節能環保、商貿物流等七大領域,與京津部門、龍頭企業等主動對接,謀劃、跑辦、引進一批引領性、帶動性、示范性強的重大項目,力求從項目總量、質量和結構上實現新提升。
巴利凱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辛集市將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發展壯大“六大產業集群”。 依托產業基礎和兩大省級園區平臺,大力實施“兩高、兩端”戰略和百強、百年“雙百”工程,努力構筑以六大產業為主體,以骨干企業為支撐,具有辛集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做新做優皮革產業集群。按照依托特色、延伸鏈條、做響品牌的思路,推進皮革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今年,辛集市將著力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特色精密、配套聯合為方向,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由低端向高端發展。依托通用機場建設,謀劃建設航空產業園項目。中車集團騰躍高速鐵路配套項目、軟銀中國辛集環保裝備基地項目已簽約并全面啟動,以此培育形成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綠色環保裝備等關聯配套產業集群。此外,辛集繼續做精做細化工產業集群。按照提質增效、集約發展的思路,以省級新城經濟開發區為平臺,發展精細化工,占領產業高端。建設鹽化工產業園,努力打造中國北方精細化工基地。做新做尖做精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依托辛集經濟開發區,積極與東旭集團等知名企業溝通洽談,規劃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同時,抓好申科電子科技園、創客信息產業園、科宸機器人等項目。做專做特綠色節能環保產業集群。依托泡塑機械、皮革機械等產業基礎,加快向綠色節能環保建材產業轉變,抓好雪龍新型建筑材料等項目。做響做靚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依托玉雕、農民畫、皮貼畫等特色產業,抓好九方文化產業園、玉雕產業園等項目。加強旅游項目建設和營銷推介,精心打造集皮革購物、溫泉度假、玉雕書畫、農業觀光于一體的旅游專線。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組織辦好今年的皮博會、玉博會和第一屆農民書畫節、農民詩歌節,以“節”促項目,以“節”創品牌。
著力抓生態,治污染。辛集市要以壯士斷腕的意志和決心,全力推進水、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傾力打造成產業發展、環境友好、生態優美的示范市。堅決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今年辛集市建設了39公里污水高架管網并安裝污水流量計,將原有地下污水管網全部填埋廢棄。制革企業投資5.8億元,截至目前28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并完成生產車間升級改造。加大園區綜合整治力度,抓緊完成雨水管網建設和綠化美化改造,加快打造園林式、生態化、智慧型的工業園區。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把壓煤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加大燃煤鍋爐治理力度,年內淘汰改造176臺;與中石化綠源公司合作,年內推廣清潔熱源供熱面積200萬平米;加大潔凈型煤配送推廣力度,年內推廣20萬噸。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制革區污水廠深度治理,抓緊確定具體改造。投資3720萬元建設了河北中皮東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7000噸再生纖維革項目;投資2520萬元建設了河北贏豐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年處置3萬噸制革廢棄物項目,目前已建成投用,有效減少了制革廢棄物污染。此外,河北國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3億元建設的年可處置工業污泥50萬噸的污泥焚燒發電項目,正加緊建設,2015年底前建成投用,投產后,制革區企業產生的污泥將得到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同時,對7個制革污泥暫存場地進行現場評估,提出了無害化整治方案,近期全部實現無害化治理,從根本上解決固廢污染問題。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組織引導廣大農民科學施用農藥、化肥,加強畜禽養殖管理,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爭取走在全省前列。堅決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打擊力度,進一步完善環保網格化監管機制,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依法實施監控,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
推進城市建設實現“三大提升”。瞄準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生態旅游城市“五城同創”目標,堅持“生態立市、產業興市”理念,按照產城一體化發展思路,走民生型城鎮化道路,不斷提高城市的宜居度、舒適度和美譽度。實現城市品貌提升。瞄準建設新興區域中心城市目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依托石津高速、石衡高速辛集支線建設,加快推進市區內環公路網、繞城外環快速公路網建設,形成市區“十縱十橫兩環”的道路交通框架。按照點面結合、城鄉互動、重點提升的思路,科學規劃城市綠化,大力實施綠道、綠廊、綠帶提檔升級工程,打造城市“綠肺”,重點推進百里環城林帶以及以“六百園”為主體的萬畝植物園建設,努力實現“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目標。到2017年底,城市綠化率達到40%以上。以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供熱為契機,大力推進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同時,積極推進管道天然氣項目建設,努力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覆蓋率。依托雪龍公司建筑產業化基地項目,以工業化、信息化、低碳化為方向,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不斷提升城市建筑綠色環保水平。實現城市品位提升。對智慧城市進行頂層與總體規劃設計,啟動社會治安、綜合交通、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年內完成云計算公共支撐平臺、大數據集成支撐平臺和城市公共基礎信息庫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化城管指揮中心職能,全面提升城市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基礎,以互聯網+、微服務為重點,謀劃實施一批休閑養老、醫療康復、保健護理、信息商務等現代服務業,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品位和市民生活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