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分散的旅游景點到國家4A級景區,從旅游企業稀少到龍頭景點百花齊放,近年來,擁有優越自然條件的高明,旅游產業一路高歌猛進,先后斬獲“廣東省生態養生旅游產業集聚區”“中國最佳生態宜居旅游目的地”等殊榮,旅游產業的崛起正牽動第三產業鏈條縱深延伸,或可成為高明區第三產業破局之鑰。
抓龍頭凸顯旅游綜合效應
“今年上半年著重從景區基礎設施發力,下半年開拓景區旅游項目,其中四季花海將成景區又一亮麗風景。”談及皂幕山老牌景區的發展,總經理羅信杰認為景區前景較好,今年正計劃籌建一條直抵園區的旅游大道,未來還將開拓民宿示范點品牌,在國家滑翔傘基地做文章,盤活整合景區及周邊旅游資源,或能迎來過夜游的春天。
與皂幕山老牌景區僅有十余公里之遙,高明旅游新業態代表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前不久的端午節迎來客流高峰,15000人次進園參觀消費,往來車輛達3300輛次。“節前,白鷺灣木屋酒店和房車酒店早就預定一空。”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工作人員齊劍鋒介紹,今年元旦開始,景區首度推出白鷺湖生態保護區、安納希小鎮、愛麗絲仙境花海、鷺湖汽車營地、越野車體驗基地、國際路亞基地、拓展訓練基地及白鷺灣木屋酒店,多元業態的新生旅游產品正中日益挑剔的旅游消費欲,為此景區月均攬客逾5萬人次。
除此以外,美的·鷺湖溫泉、鷺湖花園酒店和鷺湖探索王國三大大型項目正緊鑼密鼓籌建中,在今年年底將全面盛放,于此,度假王國已見雛形,這意味著高明又一龍頭旅游企業崛起。
當前佛山成為廣東省旅游產業綜合改革區,高明區正緊抓這一戰略機遇,通過近年的招商引資,盛邀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相繼落戶高明。以龍頭旅游企業為抓手,擺脫以往“星星多月亮少”的發展困境,輻射全區旅游產業與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數據顯示,高明過去一年全區共累計接待游客481.1萬人次,同比增長15.3%;實現旅游總收入20.68億元,同比增長13%。旅游綜合帶動效應凸顯。
立足實際做山水文章
旅游總收入日益提振,與高明旅游品牌聲譽日隆息息相關。“十二五”期間,皂幕山景區、廣東盈香生態園躋身國家4A景區,海天被評為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全區涌現多家星級酒店,其中白金五星級標準酒店君御溫德姆至尊酒店正蓄勢開業。
其實,與禪南順相較,其第三產業的金融、商業及房地產等方面顯然有不足之處。然而,高明擁有自己的優勢,天然的自然資源稟賦及“六山一水三分田”地貌,保存了珠三角相對優越完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形成了天然發展旅游業的生態優勢。
此外,地處珠三角與粵西地區的重要節點,背靠港澳的區位交通優勢,無不注定了高明有著龐大的旅游消費市場。更為重要的是,旅游涉及食、住、行、游、購、娛,旅游產業的崛起,將有力破解第三產業發展桎梏。
面對固有的資源優勢和環境稟賦,高明旅游跳出名山大川的局限,走向休閑體驗式旅游無疑是“高明選擇”。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皂幕山風景區、廣東盈香生態園等以山水為媒的龍頭品牌崛起,無不印證著高明休閑度假市場廣闊。以廣東盈香生態園為例,依托坐落凌云山地理優勢,引凌云山下游泉水,建設打造純天然山泉水池,開拓稻田文化節、彩虹花節,以品牌節慶招攬游客。高明區文化體育局局長陳鵬生認為,高明獨有的休閑旅游資源,恰好迎合旅游新興市場,迎來旅游消費新前景。
擦亮品牌
探尋縣域合作發展
眾所周知,旅游消費不僅直接拉動了公路、商業、食宿等傳統產業,也對金融、倉儲物流、信息咨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會展博覽等新型和現代服務業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旅游產業與第三產業可謂唇齒相依一榮俱榮,為此旅游產業做大做強,成了高明主政者的共識。
一組數據闡明事實:2016年,高明區入選省重點項目21個,第三產業占其中11個,與去年占比增長52.38%。旅游項目共計7個,占省重點項目29%。其中,僅旅游重點項目總投資為300多億元,涵括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廣東君御文化旅游城、皂幕山風景區、西江新城游艇展示中心等7大項目。
近年來,高明區立足本地實際,以“玩上一天,住上一晚”兩個一為目標,欲把高明打造成為珠西地區重要的休閑旅游目的地,牽動第三產業發展。“高明旅游以‘高明味’豐富旅游產品,打通旅游任督二脈。”廣東旅行社行業協會秘書長鄭文麗考察高明時指出,高明欲留住過夜客,除自身優化外,需探尋旅游聯盟合作。
為此,對內,高明優化自身產業結構,以名山、名寺、名園、名食、名水六大旅游名片,把下轄四個鎮街和西江新城納入旅游發展版圖,布局東、中、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產業集聚區。對外,依托東承西接地理優勢,與禪城、南海兄弟區簽訂旅游合作框架協議; 牽頭高要、鶴山、新興等旅游主管部門,聯手打造“百里西江旅游文化圈”,主動融入珠江西江經濟帶。
泰康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總經理陳俊明體會頗深,“要明鶴興”旅游聯盟項目之——“要明鶴興千人自駕旅游周”,把泰康山納入行程范圍之一,讓一慣知名度小的泰康山,迎來了發展新契機,走入更廣闊人群的視野。“泰康山山水文化與其他景點打包推廣后,僅2016年上半年與同期相比增加30%,泰康山及周邊度假屋入住率同時猛增20%。”陳俊明說。
這一切得益于高明“東靠西連”發展理念及縣域合作探索,把高明旅游景點串聯成珠整體包裝。下一步,高明將繼續依托縣域聯盟,增強旅游的經濟造血功能,計劃把旅游業培育為高明的支柱產業之一,實現旅游業總收入占地方經濟GDP比例超5%,助推高明第三產業全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