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推進會于14日至15日召開。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現在到年底前,是做好“十二五”收官、謀劃明年和“十三五”工作的關鍵時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全面辯證地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進一步凝聚共識、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擔當有為,以時不我待的進取意識、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抓項目穩增長,以改革創新精神優化發展環境,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抓好推進落實,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出席會議并講話。省領導陳潤兒、楊?、郝會龍、李海濤、孫堯、呂維峰、孫永波、孫東生、胡亞楓及哈爾濱市領導宋希斌等分別參加考察、出席會議。
會議組織相關與會人員先后到雞西市、虎林縣、肇州縣及哈爾濱市(縣)參觀考察了產業項目及產業園區建設現場。省發改委,哈爾濱市、雞西市和虎林市、肇州縣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發言。
王憲魁在講話中強調,要全面辯證地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既要看到局部困難很大、又要看到大局平穩向好。我省經濟下行壓力主要體現在工業,原油、煤炭量價齊跌是主要因素,這既是“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長由高速到中高速換擋的必然,又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結構調整必須經歷的陣痛,我省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平穩健康的,經濟增速穩步回升,市場消費需求很旺,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風險挑戰都在預期內,一些積極變化正在逐步顯現,必須多看大局、多看亮點,保持定力、振奮精神,凝聚加快發展的正能量。既要看到客觀因素制約、還要看到主觀努力不夠。困難總是客觀存在的,也總是有辦法解決的,必須多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少抱怨過去,少從客觀上找托辭,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實事解難題上。既要看到存在的發展差距、更要看到積聚的優勢所在。一個地方發展劣勢和優勢是相對的,差距本身就是潛力,通過挖潛可以轉化為優勢,優勢用不好也會變成負擔,必須以戰略眼光看待發展,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工業基礎、沿邊開放、科技人才、礦產資源等優勢,深入挖潛、主動作為,化風險挑戰為有利機遇,變資源潛力為發展動力,走出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路子。
王憲魁強調,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抓項目穩增長。抓緊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省分管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跟進督辦,涉及的市縣要列為“一號工程”,黨政一把手要親自上手,加快推進哈佳、哈牡、哈站和霽虹橋改造、三江治理、保障性住房等鐵路、水利、棚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確保如期完成年度計劃。突出抓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利用有效施工期加快推進省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爭取完成更多投資。對當前產業項目開工多少、竣工多少、投產多少,年底能收尾多少、明年能建設多少,重大招商意向項目落地多少、成長性好的項目儲備多少,都要認真梳理盤點,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對帶動力強、有市場需求的大項目,要重點給予支持。千方百計穩住生產經營企業。有關部門和市縣要共同發力,深入停產半停產企業調研,從產值、所有制、行業等方面分類研究生產經營狀況,有針對性實施一企一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企業盡快恢復和擴大生產。加強同金融部門協作,幫助企業解決產成品和應收賬款占企業經營資金比例過高問題,靈活運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增強資金流動性。幫助企業搞好產需對接,推進省內配套協作,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王憲魁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優化發展環境。通過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發展環境。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進一步優化全省發展環境的意見,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清理審批項目,精簡審批環節,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加快推行“四證合一”登記制度,真正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優化發展環境。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提高國有資本效率,盡快搞活市場主體。通過落實各項政策優化發展環境。研究好貫徹好國家和省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細化任務措施,不折不扣落實,發揮好政策最大效益。地方招商作出的承諾,要說話算數、兌現到位,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王憲魁強調,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抓好推進落實。立足長遠科學謀劃。尊重客觀規律,真正熟知自身優勢和劣勢,提前備課、做足前期,重點圍繞“十三五”規劃編制,找準與國家政策支持的切合點,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大盤子;圍繞“龍江絲路帶”建設,謀劃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好項目;圍繞第二屆中俄博覽會暨第26屆哈洽會,謀劃一批對外招商合作項目;圍繞產業發展主攻方向,謀劃一批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產業配套協作項目。知難而進敢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多為促進發展想辦法、多為解決問題找出路,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業績。營造干事創業氛圍,為肯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撐腰打氣,對不在狀態誤事、不集中精力干事的干部敲打提醒,切實激發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服務企業務求實效。通過項目落地看作風,通過改進作風促項目,為服務企業出大主意、拿好舉措,面對面研究問題、手拉手解決問題,確保穩增長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陸昊與大家交流了對龍江總體經濟形勢判斷、應對措施及進一步抓好產業項目建設的意見。他指出,要清醒面對形勢,迎接挑戰;看到我們的突出優勢,堅定信心;堅持問題導向,觸及本質;找準正確路徑,形成合力,努力挖掘釋放發展優勢和潛力。一是產業項目建設方向正確,要持之以恒地堅持,并不斷提高效率和水準。二是方向正確,還要通過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認識、不斷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找準路徑。實施五大規劃戰略、推動十大重點產業發展要注意發揮優勢,注重工業,多點培育。從引入發展要素上項目,圍繞現有經濟存量數量擴張式、技術升級式、合資合作式發展上項目,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上項目,挖掘資源、用好現有資源上項目和創造資源深加工條件上項目等路徑推動產業項目建設。4個路徑要全面考慮,分級實施。關于需要注意的問題,陸昊強調,一是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不同層級政府分工不同。省級政府側重頂層設計、各種路徑設計及政策、資金體系設計,面上推介和點上典型及大項目推動。市級政府及農墾、森工系統要把握區域特色,找準自身優勢,在4個路徑中有所取舍。縣級政府要以引入發展要素上項目為主,與資源深加工結合,抓好與央企下屬企業的合作配套。二是推動產業項目建設要把握好面上整體推介、點上項目落實的循環關系:面上整體推介生成線索,分層級領取項目線索,在點上抓好項目落實。三是要講求效率,做實事,合理分工,形成合力,省、市、縣三級政府要避免重復做工作。四是政府和市場的力量要結合起來。建立資金、政策體系,推廣市場化招投標。五是要注重與央企合作,特別是工業項目要敢于、善于與央企合作。關于干部工作狀態和發展環境,陸昊強調,各級干部工作狀態要到位。不怕不懂不會,要加強學習,用心鉆研,防止、堅決糾正政府部門不作為、慢作為,改正不良工作習慣。要繼續大力優化發展環境,接受產業界檢驗和媒體監督。各市地縣要按規則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科學設計服務流程。不要因為主要負責同志調整改變以前對企業做出的正式承諾。
中省直有關單位,省委、省政府機關,各市(地)、省直管縣黨委、政府,有關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