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型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也可以像加油一樣簡單。9月9日,綿陽本地企業四川泰坦豪特新能源汽車公司推出一款新型戶外一體直流充電樁,只需不到30分鐘,就能為一輛常規電動汽車充滿電。
引進培育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綿陽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在8月舉行的綿陽市委六屆九次全會上,綿陽提出,要把引進培育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一號工程”,打造引領發展的強大引擎。
對于實現這個目標,綿陽思路清晰:加快建設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確保3—5年內核心示范區全面建成,主體框架基本形成;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3—5年內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0%;做大做強軍民融合產業,力爭3—5年內軍民融合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
“兩新”產業向園區聚集
9月15日,在位于游仙區石馬鎮的中國(綿陽)科技城電梯產業園里,一棟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如今,產業園已聚集了5家電梯整機企業及一批電梯零部件企業。預計到2020年,園區將實現產值130億元。通過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高端制造方向發展,綿陽電梯產業正快速崛起。
7月17日至19日,2015全國科研類航空航天模型公開賽在北川舉行,吸引了上萬名航模愛好者前來參觀體驗。2014年2月,綿陽搶抓國家開放低空空域的機遇,決定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及產業園。一個個通航產業項目向這里聚集:四川省航空運動學校將整體搬遷至北川;綿陽特飛、碩鷹航空和中國緊急救援北川基地等紛紛落戶……
發展“兩新”產業,首先是規劃。目前,綿陽已完成“一核三區多園”空間布局規劃。“一核”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三區為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和科教創業園區,多園包括“三新城”和8個省級開發區。目前,綿陽已建成專業園區13個,在建、擬建24個,現已入駐企業1145戶,營業收入1480.5億元,占全市園區總量的70.3%。其中,中國科技城電梯產業園、綿陽節能環保產業園、中國(綿陽)科技城軟件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已形成鮮明的產業特色和集聚效應,成為綿陽“兩新”產業集聚區。各園區產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產業集中度達到80%。
一批“兩新”產業破繭而出
今年6月,寶馬集團正式授權新晨動力生產王子發動機。本項目是繼去年6月寶馬集團授權新晨動力生產N20發動機之后,雙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去年6月,寶馬集團授權新晨動力生產N20發動機是寶馬集團百年歷史上第一次授權體系外企業生產寶馬發動機。截至目前,企業已生產3萬多臺N20發動機。
立足綿陽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綿陽把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等六大產業,作為“兩新”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隨著寶馬N20發動機、川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綿陽“兩新”產業發展基礎更加扎實。
截至6月底,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工業及技改項目共計309個,總投資1097.35億元。31個計劃投資284.8億元的省市重大工業項目,已竣工10個。
一款玻璃,不管你用雞蛋大的鐵球砸,還是用鋼刷使勁刷,甚至把它彎曲360度,它仍然完好如初。這就是綿陽旭虹光電公司制造的國內首款可彎曲玻璃。該產品目前已通過三星、中興、京東方等知名企業在其產品上的認證,成功打破國際壟斷,已躋身手機蓋板研發生產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
2013年,中視迪威公司總部從北京遷到綿陽經開區南湖電子產業園。僅一年多,企業就獲得了10余項專利授權。其中,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成功通過DCI(美國好萊塢數字影院倡導組織)認證,而全球范圍內僅有4家。目前,中視迪威正加緊打造全國首個激光顯示產業基地。
在極強的陽光照射或完全無光的黑夜里,肉眼或普通相機難以看清玻璃內的情況。而“全天候激光透玻圖像偵查儀”能讓壞人的一舉一動無處遁形,即使在500米外。這款高科技產品出自綿陽中盾金衛光電科技公司。產品主要用于技偵、緝毒、反恐、刑偵等方面,目前已經配備于中央重要部門。
隨著一批“兩新”產業破繭而出,綿陽的目標更加堅定:力爭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分別達到全市工業總營業收入的60%和40%以上,“兩新”產業投資占工業總投資比例達到55%以上。
將科技城集中發展區打造成“兩新”產業樣板區
為再造一個“產業綿陽”“科技綿陽”“宜居綿陽”,綿陽規劃了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去年2月,綿陽成立集中發展區建設指揮部,先期啟動5平方公里的啟動區建設。
今年,綿陽積極推動規劃完善報審,與省級部門再次研究論證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包括總體發展規劃、空間布局規劃、產業發展等。與此同時,面積達3平方公里的綿陽綜合保稅區已啟動申建工作。
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正穩步推進,園區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總投資20億元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已完成投資12億元。科技城大道連接線及互通立交、八家堰大橋、奓口廟至金家林段已正式通車,連接線互通立交管理站房建設和收費站設備安裝全部完成,河邊場鎮風貌打造一階段全面完成。高新區、涪城區、安縣等通過多渠道籌資3億元,完成5平方公里范圍內拆遷工作。
綿陽不斷拓寬項目招引渠道,重大產業項目陸續入駐。目前,華正OEM電子配套園二期、鑫瑞捷汽車線束、九洲光電線纜等項目已建成投產;永年3D打印產業園、中物院軍民融合產業園、華拓光通信產業園等10個重點項目已陸續開工;高世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生產線、長虹軍民融合智慧制造產業園、朝陽新能源汽車、天津力神新能源車動力鋰電池等46個重點工業項目將于今年啟動,總投資達624.01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47.79億元,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產值1761.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