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至17日,湖北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王曉東赴襄陽市宜城、南漳、保康等地調研,進田頭、入車間,聽建議、問實情。他強調,要抓好一項首要任務,深入學習習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扭住一個中心工作,千方百計調結構、轉方式,抓改革、促融合,拓寬渠道,深挖潛力,推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王曉東先后來到襄大農牧、玉保養鴨合作社、宜城家庭農場協會、香茗茶葉合作社、佰蒂生物科技公司,詳細了解農產品生產、流通和經營情況。他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民持續增收的主要力量,要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的培育扶持力度,讓小生產更好對接大市場。
在南漳有機谷電商營運中心和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王曉東仔細詢問電商運營和改革推進情況。他指出,要搶抓“互聯網+”機遇,推動農村電商加快發展,為農業插上現代化的“翅膀”;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激活沉睡的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17日,聽取市縣鎮村負責同志發言和意見建議后,王曉東強調,要充分認清農民增收的核心地位和當前遇到的新情況、新難題,切實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牛鼻子”和“龍頭”,主動作為,抓出成效。
要深挖調結構、轉方式的增收潛力,以增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向質量品牌要效益。深挖農民務工的增收潛力,加強就業培訓,支持回鄉創業。深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增收潛力,大力探索農工融合、農商融合、農旅融合、三產融合等新模式,讓農民共享融合發展增值收益。深挖農村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的增收潛力,推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加快發展。深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增收潛力,盤活農村集體“三資”,為農民創造更多財富。深挖扶貧攻堅的增收潛力,強化產業扶貧,精準配置資源要素。深挖新型城鎮化的增收潛力,讓農民變市民,推動轉移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