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色小鎮”的概念在去年首度提出后,近來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不少小鎮依托自己的優勢展開了建設活動,并逐漸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轉身。有著“中國制帽之鄉”的山東膠州市李哥莊鎮在去年入圍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后,3個月前又與中建八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這也意味著其全新定位的空港小鎮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李哥莊鎮位于山東青島膠州市最東部的大沽河畔,是全國首批發展改革試點鎮,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制帽業在該鎮興起。經過漫長的發展,全鎮已形成了集輔料、刺繡、印花、包裝銷售于一體的配套產業鏈。通往鎮上的路上幾乎四處都是有關制帽廠的廣告牌,各種布料、機器、成品等有關帽子的商店、工廠更是比比皆是。
根據相關信息顯示,李哥莊全鎮現有制帽、假發等生產企業680余家,從業人員3.8萬人,已成為承載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平臺,形成了以李哥莊鎮為中心,輻射周邊多個鎮辦的傳統產業經濟圈,產品甚至已經出口到國外,生產的帽子已經足夠全國每人一頂,可以說李哥莊鎮的特色產業是相當突出的。
不過,作為特色小鎮光除了需要有產業依托外,配套的功能也相當突出。特色小鎮要想從全國千百個小鎮中突圍,除了進一步展開自身優勢外,還需要建好相關的配套設置,做到“以產興城,以城興業,產城融合,功能配套”。
從李哥莊鎮去年10月被評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后的發展規劃軌跡看,現在算得上是一步一個臺階,今年6月與中建八局正式簽訂特色小鎮合作框架協議后,發展方向開始向“空港小鎮”轉型。而隨著新機場落戶膠州并開建,新城、榮盛、保利、龍湖等多家大型房企陸續進駐李哥莊布局,將有利于更強的集聚效應和產業疊加效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