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6日從新鄉市政府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下發綜合改革試點的復函,新鄉市獲批產業集聚集群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成為全國5個試點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批的城市。本次獲批的5個綜合改革試點分別為:承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北京市中關村,承擔陸海統籌發展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江蘇省南通市,承擔民間投資創新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浙江省臺州市,承擔產業集群集聚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河南省新鄉市,承擔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廣東省佛山市。
全國發展改革中實力強勁、發展快速的城市不少,為什么新鄉市能夠脫穎而出,并在中西部地區一枝獨秀?
新鄉具有良好的改革實踐基礎。該市曾是1988年國務院確立的全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2010年年初,被省委、省政府確立為河南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年底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2011年年底,被確定為以探索全國城鄉一體化制度建設為主要任務的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
2005年,新鄉市為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在全省率先統籌規劃了37家產業集聚區。特別是2014年以來,該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堅持走產業集聚、集群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和產業集群發展,培育形成了電池電動車、生物與新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裝備制造、家居、食品、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初步建立了相對合理的產業體系,并依托產業集聚區,在原有起重機械、振動機械、新型電池等優勢產業集群基礎上,新培育和發展了原陽縣家具制造、延津縣食品加工、輝縣市汽車零部件、獲嘉縣精細化工等新的產業集群。
通過提升產業集聚度,既緩解了產業的結構性摩擦,又提升了其有機聯系的聚合質量,新鄉市產業“聚光燈”效應越發凸顯。目前,全市裝備制造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現代家居等產業年產值向400億元邁進,電池電動車、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年產值均突破200億元。
去年新鄉市獲批國家新能源材料及電池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同時生物醫藥被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更是為該市正在實施的千百億產業集群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
同時,該市在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聚集、產城融合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嘗試,經濟和社會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全市產業集聚區2014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20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6%,規模以上工業吸納就業人員超過20萬人,集聚區建設帶動周邊農民轉移就業超過15萬人。
但該市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全市產業集群發展中尚存在一些問題,縣域或一定區域內的企業關聯度低,產業集群規模小,自主品牌和創新能力缺乏;政府為產業集群發展服務的人才、信息、質檢、研發、現代物流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產業集群發展對資源環境的消耗較大,土地利用粗放,環境治理任務艱巨,不足以支撐可持續發展或跨越發展。
此次產業集群集聚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獲批,為新鄉市創新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新鄉市委書記舒慶表示,下一步新鄉將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發揮“區位、科技、山水”三大優勢,實施“產業強市、科技興市、環境立市”三大戰略,做強“沿黃經濟帶、大東區、南太行”三大板塊,推進“兩大一高”戰略振興工程,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為全省、全國探路子、做示范。
按照規劃,新鄉市下一步將致力于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以培育千百億優勢產業集群為抓手,以承接轉移、創新驅動、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改革重組為主要途徑,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集聚度高、競爭力強、帶動力強、吸納就業能力強、資源環境友好的現代工業體系,為全國產業集群集聚創新發展綜合改革探索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