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下旬,國家林業局發布2015年第18號公告,授予由安順市林業局、林業科學研究所培育的“安富一號” 金刺梨品種植物新品種權。
2015年11月6日至7日,來自全國十個省市的140多家經銷商,與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金刺梨深加工企業貴州天賜貴寶食品有限公司,共簽訂金刺梨產品訂單800萬元,創下了安順市金刺梨產業深加工產業鏈的“開門紅”。
安順金刺梨,作為安順市獨有的野生資源,因果實金黃、清香爽口、源于安順而得名,鮮食和加工均宜,富含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胡蘿卜素、維E、維C以及20多種氨基酸和10余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營養成分優越,并且成分穩定,在食品、保健品、醫藥等大健康領域中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金”果果落地生根
20萬畝蓄勢待發
時間倒推至2002年,西秀區老落坡林場發現金刺梨鮮果新品。經林業部門多次采本育苗、廣泛培育繁殖,引入西秀區各鄉鎮栽培;2008年,雙堡鎮大壩村村支書陳大興帶頭種植金刺梨30畝,初次嘗到了金刺梨產業的甜頭,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發展種植2300畝,大壩村一改往日貧困村形象,變成遠近聞名的“別墅村”。
到2011年,安順市提出要把金刺梨作為一項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產業來抓,并明確“十二五”期間全市發展金刺梨20萬畝目標。金刺梨作為安順特色產業,開始在西秀、平壩、普定、鎮寧等地大規模種植。
“金刺梨不僅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生命力極強,非常適宜這里的土壤氣候條件,既可以綠化荒山荒坡、改善生態環境,還可以創造經濟價值。”西秀區楊武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周東兵告訴記者,今年1月,喀斯特地貌突出的楊武鄉立說立行,不僅建起了萬畝金刺梨標準化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還在金刺梨株距間套種一年見效益的中草藥1.5萬畝,以短養長,堅定楊武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如今,楊武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粉紅色的頭花蓼中藥材鋪滿一個又一個山坡,一排排一列列金刺梨苗整裝待發,“金”果果在這里找到了新家。
據市金刺梨辦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規劃種植面積近20萬畝,今冬明春將超額完成“十二五”期間20萬畝的規劃種植任務。本年度進入掛果期面積有12.5萬畝,其中,盛果期面積6.5萬畝,初產面積6萬畝,預計產量約為4500萬公斤,按每公斤6元計算,鮮果銷售收入可達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