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潮汕站的設立,構筑起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然而,在城市規劃者看來,潮汕站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從廈深高鐵潮州段動工之日起,潮安就積極搶抓這個有利契機,大作高鐵經濟這篇文章,發揮潮汕站的商貿物流聚集效應,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經濟區。
潮汕站,將是撬動潮安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支點。
打造粵東新型城鎮化中心區域
潮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河山告訴記者,高鐵經濟區規劃范圍包括庵埠、彩塘、沙溪、金石、東鳳、浮洋和龍湖7個鎮,面積226.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2.7萬。根據規劃,潮安將著力把高鐵經濟區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制造和物流商貿集群發展、人居環境適宜優美的城市化特色功能區,打造粵東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城鎮化中心區域。
現如今,這一地帶已形成了以潮汕站為中心,潮安特色產業示范基地、潮汕站區商貿物流中心和梅林湖旅游商住區并駕齊驅的“金三角”態勢,其所輻射的半徑之大,足以使這個“金三角”與10公里之外的揭陽空港經濟區對接,形成粵東新的經濟圈。
依托站區建設商貿物流中心
據介紹,早在2008年,潮安縣政府便圍繞潮汕站的設立,委托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潮汕站周圍地區進行全面規劃,設計了一個高規格的“潮汕站區商貿物流中心”,該中心占地約5000畝,規劃人口規模約8萬人。“未來,這里將建設成以生態型城市客運樞紐為核心、以現代小商品貿易為主的南中國小商品貿易中心。”陳河山說,目前,該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通過專家評審并獲得市政府批準,工程項目進展順利。
特色產業基地壯大本地民企
除了商貿物流中心,高鐵經濟區的另一個重要載體,是位于潮安區西南部的特色產業基地。這兩個項目互相呼應,而且交通十分便利,為推動潮安發展筑起“快車道”。據了解,該基地規劃總開發土地面積約7100畝,投資總額約20億元。
“建設特色產業基地,目的是為了扶持、壯大潮安本地民營經濟,增強品牌效應。”陳河山說,將來要推動印刷、食品、不銹鋼、陶瓷、服裝等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進園生產,推動潮安特色產業集聚發展。
優越的區位條件,使特色產業基地成為投資創業的首選旺地,發展前景廣闊。該基地北部距離沙溪鎮區約2公里,距離潮安中心城區約10公里,距離潮汕機場約8公里,為自身發展提供了充足了生產生活服務配套。同時,基地交通網絡發達,建設中的汕梅高速公路從基地中部南北斜向穿越,并在基地內預留出入口,這條聯通梅州、汕頭、揭陽、潮州的交通大動脈,成為了基地對外交通的主樞紐。此外,縣道X078線從基地南側經過,使基地產品及貨物能夠快速便捷地進入汕梅高速公路,及時疏散到周邊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