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8日,四川省農業廳在綿陽市江油市召開了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現場培訓會。來自各市州農業局分管領導、產業科長、30個重點縣農業局局長、全省休閑農業協會副會長參加了培訓會;綿陽市農業局局長蘭勁參加了會議,并陪同會議代表參觀了綿陽市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示范區江油“果語花溪”和安縣“花城果鄉”;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蒞臨會議并作了題為《四川休閑農業發展思路與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的主題報告。
四川省率先在全國推行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戰略,積極推動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工作,實現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加快美麗田園、美麗鄉村建設,拓展農業產業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增加鄉村旅游資源,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增收,為廣大城鄉居民實現田園夢、中國夢探路前行。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一個大有作為的朝陽產業,是推進農業功能拓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進產村相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傳承鄉村文化、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產業。
四川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規模和效益躍居全國第一。2013年,四川省從事休閑農業的經營單位2.95萬個,同比增長5.3%;年接待游客2.5億人次,同比增長13.6%;綜合經營性收入560億元,同比增長25%;帶動800萬人就業增收,同比增長6.7%。到2015年,全省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綜合收入達1000億元,帶動1000萬農民就業增收的 “雙千”目標,到2017年,全省農業景區發展到1000余個,面積占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的20%以上,實現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
涂建華副廳長指出,四川省休閑農業要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基礎、增強產業效益、提升產業檔次、擴大產業影響。一是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要以產業為基礎。以現代農業萬畝億元示范區為載體,突出產業特色,反映地域文化,從而避免同質化,打造特色鮮明、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農業景區。二是以創意農業為手段。按照智能化、特色化、個性化、藝術化的創意理念,將創意元素融入到農業景區的規劃設計和產品設計中。三是以農耕文化為靈魂。充分挖掘農耕文化、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的內涵,將文化元素融入到農業景區的打造和規劃設計中。
涂建華副廳長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根據產業發展基礎、基地建設情況、文化歷史傳承、交通區位優勢、基礎設施建設等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做好全局規劃;以農業產業為基礎、以創意農業為手段、農耕文化為靈魂,搞好景區設計;利用媒體,廣泛宣傳,著力打造休閑農業品牌,切實幫助農民就近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