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岳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亞“雙修”一直都是在國家住建部的指導下逐步開展的。
三亞“雙修”的工作,還要從今年全國“兩會”說起。據三亞主要領導透露,在全國“兩會”期間,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拜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就城市規劃修編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陳政高表示,住建部將派國家級專家團隊來三亞,幫助三亞做好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今年4月12日至13日,陳政高一行來到三亞調研城市規劃和建設工作情況。調研組深入了解三亞的城市海岸、河岸、山體、港口的建設和保護情況。
在和三亞領導干部座談交流中,結合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建設的宏觀背景,陳政高提出在三亞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住建副部長陳大衛擔任組長。
今年5月14日,陳政高再次到海南調研。陳政高在聽取三亞匯報“雙修”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后表示,國家住建部將把三亞城市“雙修”工作納入國家總體戰略層面,支持三亞的地下管廊與海綿城市建設,國家住建部將做三亞堅強后盾。
6月10日,國家住建部下發文件,原則同意將三亞列為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雙修)、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城市(雙城)綜合試點。意味著三亞成為全國首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城市,也是目前唯一同時獲得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的地級市。
國家住建部在函中表示,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推進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三亞市提高規劃建設設計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風貌特色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舉措,對于研究探索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試點示范意義。并要求三亞建立有利于推進試點工作的管理體制、協調機制、保障體系,加快制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國家住建部將定期、不定期對試點工作進行考核評估,不斷總結和推廣三亞的試點經驗。
目前,住建部派出了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工作組駐場工作,共6個專業部門50余人先后在現場工作。工作組先后與三亞規劃局、住建局、園林局、水務局、綜合執法局、林業局、海洋局、天涯區、吉陽區等相關部門、區對接協調50余次。在現場參與項目審查會、指導協調會10余次,先后有各專業人員12人參與。結合各部門對接協調及工作交流,初步商定專項規劃工作及實施性項目6+11項。
據悉,三亞市生態修復以山體、河流、海岸的修復為重點,城市修補以城市形態輪廓、建筑色彩、廣告牌匾、綠化景觀、夜景亮化以及拆除違規建筑等六方面工作為重點抓手。在總體規劃的宏觀指導下,結合三亞的城市格局和居民游客對城市的空間體驗,近期工作重點地段為“一灣兩河三路和高速公路鐵路沿線”。
國家住建部批復將三亞市列為國家“雙修”和“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這是三亞建設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的重大利好。三亞要科學規劃、苦練內功、下大力量持續推動旅游業態轉型升級和優化,向國際濱海旅游精品城市、海南旅游特區的標桿城市快步邁進。
——省委書記羅保銘
三亞在全省地位重要、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全市上下一定要緊緊抓住納入全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雙修”、城市綜合地下管廊、海綿城市“雙城”試點和“多規合一”的難得機遇。要做大做精三亞旅游,以“大三亞”視野,高品質高要求打造旅游精品;做優做美三亞城市,以國際標準推進各項城市建設。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
“雙修”“雙城”是三亞城市發展的新戰略和新思維,是助推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之一,要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雙修”“雙城”工作。三亞一定要打贏“雙修”“雙城”戰役,讓三亞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
什么是“雙修”
城市“雙修”,是指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這是三亞開展城市治理管理,加快推進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其中生態修復包括海的修復、河的修復和山的修復。城市修補包括加強廣告牌匾整治、推進城市綠化改造等。通過開展城市“雙修”,實現“讓綠于民、讓路于民、讓景于民、讓海于民”,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
“雙修”兩大板塊9項任務
生態修復
海的修復
主要是對三亞海岸線的生態環境進行修補,整治港口區河口污染,開展海岸綠化建設,加強自然景觀保護,減少人工干擾。
河的修復
主要是對三亞河、臨春河等市內河流水系的生態修補,包括水環境污染治理、河道岸線的整治和兩岸景觀的再造。
山的修復
主要是對被破壞的山體生態進行修補。根據破壞狀況采取不同的修復方式,如退果還林,山體植被修復,建設郊野主題公園等。
城市修補
廣告牌匾整治
拆除雜亂廣告牌匾,按照統一協調要求,在指定位置、按適合尺寸設置,所有廣告牌匾設置不影響建筑整體形體。 違法建筑打擊
繼續實施“鐵錘行動”,清除違反法律法規、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城鄉形象、不安全的違法建筑。
城市綠化改造
清退被侵占的綠地,清理生態遭破壞的綠地,對現狀生態良好的規劃綠地合理利用,完善公共設施,對私有綠地增強開放性,拆違透綠逐步置換用地,分期實施綠地規劃。
優化城市色彩協調
今后城市總體以白色、淺暖色調為主,度假區可用木色為主色調,高層建筑禁止使用深色主色調。通過優化城市色彩,使城市建筑與三亞的自然特征相協調,與熱帶城市特征相吻合。
城市亮化規劃
在保障城市夜間安全的基礎上,以突出城市總體格局意象為目標,以人的活動空間及視覺感受為重點,點線面結合打造夜景燈光系統,在晚上突出三亞山、海、河相呼應的城市特征。
城市天際線和街道立面改造
使城市建筑與周邊的山、水、天等自然風光更好的搭配協調,讓置身于城市中的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體察到城市建筑與自然風光結合的美感。
近期“雙修”重點
一灣兩河三路(三亞灣、三亞河、臨春河、迎賓路、鳳凰路、榆亞路)和高速公路鐵路沿線
什么是“雙城”
“雙城”指的是海綿城市與城市綜合管廊。
海綿城市
通過生態化技術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使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夠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
城市綜合管廊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地下綜合管廊系統不僅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