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接著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智慧城市在我國的發展也是風生水起,國家政策成了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無形大手。
2010年9月,寧波市出臺了《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由此,寧波作為第一個在政府層面全面推動下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啟到了引領及示范帶動作用。在寧波的帶動下,不少城市提出了具體的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和行動方案,甚至有些地區把智慧城市建設列入了“十二五”規劃,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武漢、株洲、佛山等。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印發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務應用系統,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設智慧城市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再度對外公布了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又確定103個城市(區、縣、鎮)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包括83個市、區;20個縣、鎮。因此,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193個。
截止2013年,我國已有四百余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了東中西部地區。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級大城市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也開始智慧城市建設。湖北、湖南、山東、遼寧、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省和廣東省的“智慧城市群”分別涉及17個和21個省內城市。
如今,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全面展開,推進速度較快的已進入建設階段,其它城市也開始進行規劃與設計等。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時間,而有的城市可能則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既可以全面推進,也可以重點突破。當前,中國正在通過“兩化融合”、“五化并舉”、“三網融合”等戰略部署,積極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最新技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國內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有些城市圍繞創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而更多的城市則是圍繞各自城市發展的戰略需要,選擇相應的突破重點,提出了“數字南昌”、“健康重慶”、“生態沈陽”等,從而實現智慧城市建設。根據《2013年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以下主要城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1、領跑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無錫、武漢、寧波、南京、佛山、揚州等;
2、追趕者:重慶、無錫、大連、福州、杭州、青島、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門、東莞、東營等;
3、準備者:沈陽、株洲、伊犁、江陽等。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指出,“智慧城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城鎮化戰略部署的具體任務,也是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各省和試點城市要按照住建部發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文件要求,切實、高效推進試點工作,在創建過程中,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監督和考核。”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展開,建設浪潮不斷高漲,投資者和企業的信心也大大增強。
我國有數百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戰略,這些城市在資源稟賦、信息化發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一刀切,在考慮智慧城市建設共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對接城市的實際需求,注重立足城市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運營,以保障智慧城市建設既能滿足城市服務管理需求,又能充分發揮城市的優勢資源和個性特征,避免照搬其他城市的發展模式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經過短短幾年智慧城市建設,部分試點城市已取得了矚目成就:
1、北京
“智慧城市”新技術北京率先使用。《智能北京行動綱要》,包含智能交通、電子病歷、遠程醫療、智能家庭、電子商務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蓋全市的物聯基礎網絡。若是大雨突降,一套監控設備就將晝夜不停地監測地下排水能力;在人們身上,監測儀可將數據實時傳給醫生。
2、上海
打造城市光網,發展3g、wifi等多種技術的無線寬帶,推動智能技術、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研發應用,加快三網融合。上海居民能夠體驗“智慧城市”生活。根據《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3年內,上海規劃基本建成寬帶城市無線城市。
3、廣州
建設第一個由政府主導、牽手營運商的無線城市官方門戶網站,推動市民、企業及社會各界高效便捷的無線寬帶網絡服務。廣州計劃在2015年前投入超過200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td-lte網絡,讓wifi信號實現廣州的全覆蓋,打造國內領先4g的智慧城市。
4、深圳
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礎設施、發展電子商務支撐體系、推動智能交通、培育智能產業基地,組建華南地區的物聯網認證中心。
5、青島
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試點城市,近日公布全國首個智慧城市開放服務平臺——“愛城市”。該網站主要分為五大版塊,分別是“政府服務”、“生活服務”、“城市聲音”、“應用中心”以及“專題服務”,可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2013年11月26日,在杭州舉行的首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交流大會上,廈門、沈陽、西安、佛山、南京、蘇州、北京、常州、杭州、深圳入選“中國十大智慧城市”,標志著這些城市智慧建設初見成效,運用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構建智慧應用體系的能力不斷增強。
可喜的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部分成果已惠及民眾,方便了大眾的生活。例如,北京公交提供wifi,全部公交車都將安裝“gps定位系統”,市民可通過智能手機獲悉下一班公交車何時到達等公交運行情況。地鐵東單站等5座車站將在站外設置“流量引導牌”,用不同顏色實時播報站內擁擠程度;佛山通過建立“家具企業大規模定制生產系統”,南海維尚家具“先接訂單后生產”,材料利用率從70%提升至90%,出錯率從30%下降至10%,交貨周期也大大縮短;昆山與ibm合作,實施城市控管指揮中心、政府并聯審批、城市節能減碳等三大智慧城市軟件解決方案,解決城市管理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