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分 析指出, 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與老齡化相關的醫療健康服務、保健服務將不斷增長;另外從產業結構升級的角度看,當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不斷滿足后,人們對自身的健康 和生活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健康領域未來仍可保持較好的成長性。
健康產業將成為支柱產業
8 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召開的第一次衛生與健康大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強調,要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加 快發展,尤其要促進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五大融合,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社 會開放。
要加大對醫療健康前沿研究領域的支持,消除體制機制障礙,催生更多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擴大健康領域對外開放。研究制定有 利于健康產業發展的土地、稅收優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健全穩定可持續的衛生與健康投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債券等融資支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 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并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概念。“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有 專家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健康產業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相關研究報告也顯示,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 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美國GDP的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各自國家的GDP比 重也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我國GDP的4%至5%。由此可見,我國健康產業空間的巨大。
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副主任劉謙部曾表示, 國家已經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依法依規以多種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加快落實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社保定點、專科建設和技術準入等方面的政 策。他同時強調,隨著社會老齡化發展,醫養結合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也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健康服務格局,為更多創新理念提供發展沃土。
專家 指出,健康戰略是一項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絕非一朝一夕、絕非某個行業的事情,是一個全局的全產業鏈的系統工程。在國家放寬市場準入,鼓 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依法依規以多種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加快落實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社保定點、專科建設等方面同等對待的政策鼓勵下,健康服務業將得到前 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大健康產業無限機遇
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意味著政府對健康問題的重視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健康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醫 藥行業基金經理認為,人口結構的變遷是產業發展確定性較大的趨勢,老齡化的趨勢不可避免,這也意味著與老齡化相關的醫療健康服務、保健服務將不斷增長;另 外從產業結構升級的角度看,當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不斷滿足后,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并且愿意為健康和品質生活付費,醫藥產業 也就會越來越壯大。
廣發基金數量投資部副總經理、廣發醫療指數基金經理羅國慶認為,目前中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比例略高于5%,與發 達國家仍有近一倍的差距,提升空間較大。在政策扶持和人口老齡化的大環境下,醫藥行業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近年來國家明確扶持國產醫療設備,醫療器械的國 產化替代與醫療服務的持續改善將為行業帶來廣闊前景。
有機構在梳理了大健康產業各大細分領域后認為,未來養老、醫療服務與高端醫療器械領域 投資價值將不斷凸顯。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2025年我國老年人人口數量將達到4億人,并在之后保持這個數量。在老齡化威脅下,養老將成為社會重任。然 而當前,我國養老產業四大環節服務、地產、金融與用品都亟待完善。在大健康戰略利好驅動下,養老服務、養老地產、養老金融與養老用品市場都將快速發展。
清 華大學社科學院健康產業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黃德海認為,要發展健康產業,就必須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不能都投入到醫療機構和治療業務上。此外,預防醫療服 務屬于準公共產品,應該由政府和市場分工協作,政府必須擔負起貧窮和弱勢人群的健康開發。此外,黃德海還認為,而在未來全新的格局下,整個健康產業的規模 可能會超過原先估計的10萬億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10萬億元市場規模,健康產業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更是如此形容大健康產業:“這股風比房地產大。下一個五年大概有20萬億。”
細分領域成市場追捧熱點
“大健康這個概念很寬泛,可以 說它涉及到人的衣食住行,甚至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所以現在大健康很熱,也是必然趨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文周指出,我們國家人 口多,改革開放的勢頭好,大健康產業確確實實發展的潛力很大,潛在的市場非常巨大,可以說僅僅是處在大健康產業大力發展的起步階段。
基金經 理認為,首先,在當前存量博弈的市場格局中,大健康板塊估值較為合理、成長性較好也具備基本面和業績的支撐,適合在當前市場布局;其次,當前市場指數在 3000點附近,基金建倉時機較好;最后,醫藥健康類股票向來是相對抗跌的防御型板塊,下行的空間也不大,是當前布局市場的較好板塊。
事實 上,近期部分大健康概念股表現出彩,如細胞醫療的龍頭之一的樂金健康,最近6個交易日股價大漲超過27%。對此,有分析認為,隨著我國再生醫學的發展,干 細胞的臨床應用已經取得顯著效果,存儲干細胞被不少人認為是對未來的一種健康投資。而事實上,我國正通過一系列政策和科研計劃,推動精準醫療發展,全社會 對精準醫療全產業的關注度也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