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近期召開汽車產業專題會議,公布了“十三五”期間該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四川省汽車年產能將從現有的200萬提升至400萬輛,其中成都市的目標是300萬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未來一段時期,四川省汽車產業的發展重點在于“上規模”,因為“沒有規模,配套設施很難跟進”,而目前四川省該產業的配套率不足30%。
四川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稱,四川在發展汽車產業方面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實現產量翻倍和規模倍增。
2020年產能提升到400萬輛
和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下滑相比,四川的汽車產業表現穩定。來自四川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8月,四川省汽車制造業累計增長幅度達到10.4%。
事實上,就國內汽車消費市場而言,2015年出現了十多年第一次全國性的銷售下滑。但四川省經信委稱,目前中國的市場銷售受阻是結構性的,且是 宏觀經濟下滑造成的,并非汽車產業本身出現了問題,“2014年中國汽車的千人保有量105輛,世界平均是151輛,這說明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 增長空間”。
四川省省長魏宏也同意上述觀點,他說,“四川省有183個縣,如果縣縣通高速,以及公務用車改革到位,肯定將帶動巨大的汽車市場消費”。
在此基礎上,四川省的計劃是到2020年,四川省汽車產能由200萬輛提升到400萬輛,重點做強10戶整車企業和800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推動四川汽車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并將成都打造成國際汽車城。
具體而言,2020年四川省汽車產業的預期產能分布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將通過技改擴能,爭取將產能提升到100萬輛,占據2020年四川省汽車總產能的25%。
而正在建設中的吉利南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其2020年的產能被確定為10萬輛。
此外,四川省目前還在引進過程中的汽車企業包括廣汽集團(19.02, 0.22, 1.17%)、上汽集團(17.32, 0.02, 0.12%)、寶馬汽車公司以及北汽集團,其產能也被計算到其中,合計為70萬輛。其中寶馬汽車公司為10萬輛,綿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上述會議中表示,“將利用寶馬N20發動機在綿陽生產的優勢,力爭將寶馬3系、5系車型進入綿陽生產”。
配套短板
成都市集中了整個四川約90%的汽車產業,目前以1380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全國第十一名。成都市政府相關人士在上述會議中表示,成都汽車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都配套差,只有26%,而重慶配套整體已經達到56%。
同時,四川發展汽車產業有自身的短板,第一是基礎差,國家在過去的汽車產業布局上,未有四川,四川是在重慶直轄后,從無到有開始發展的;第二是 四川省原有的汽車企業,在改革開放的競爭過程中,已經失去市場優勢;第三是由于規模較小,四川省的汽車產業配套未成氣候,對該省繼續擴大產能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