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宮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瞄準京津新能源汽車生產、光伏生態農業、新材料、高端棉毛紡、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需求,主動對接,叩門招商,爭取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綠色產業項目,以新興產業集聚帶動產業結構優化,推動南宮綠色低碳發展。目前,該市先后引進以天紡集團南宮高新技術紡織產業園、天津中昌1萬錠毛精紡及化纖、中瑞德科河北開云汽車制造、賽仙斛20兆瓦光伏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等項目為代表的京津項目15個,總投資達156.21 億元。
南宮市不僅注重“引”,更注重在“轉”上做文章。該市雙龍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快速轉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面臨環境和市場的雙重壓力,去年該公司停產后很快與北京科陸工貿有限公司合作,利用雙龍公司原有土地、廠房等資源,新上了投資2.5億元的稀土銅合金及電子新材料項目,通過“騰籠換鳥”實現了向新材料產業的快速轉型。據介紹,項目主要產品為稀土銅合金及電子新材料,是半導體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的主要原材料,產品附加值非常高,每噸市場價格達到4萬-5萬元。目前,6000平方米車間基本改造完成,生產設備已訂購,預計下個月可試生產。屆時年產能可達15萬噸銅合金及電子新材料,年產值達60億元。
綠色產業要發展,科技創新是其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為此,該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的集約化發展道路,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創建研發中心,借智借力,自主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河北泰能醫療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工程學院合作建立了特種橡膠手套工程技術中心和雷清泉院士為代表的院士工作站,專攻醫用塑膠手套原輔材料、生產工藝和新產品的研發生產。“通過技術創新, 我們公司擁有2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在技術裝備、生產工藝、產品品質等方面均居國際先進水平。產品暢銷美國、英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技術部負責人劉贊亭信心十足地說,“今年,還新上了24條全自動醫用丁腈手套、無塵手套生產線項目。項目完工后,可達到年產醫用手套40億只的生產能力,預計年銷售收入13億元,帶動就業1000人。到時我們這里將成為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性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